方正學幼儀雜箴 
 公名孝孺。字希直。明浙江寧海人。官翰林學士。靖難死節。


  道之於事。無乎不在。古之人自少至長. 於其所在. 皆致謹焉而不敢忽。故行跪. 揖拜. 飲食. 言動. 有其則。喜. 怒. 好. 惡. 懮樂. 取予. 有其度。或銘於盤盂。或書於紳笏。所以養其心志. 約其形體者. 至詳密矣。其進於道也. 豈不易哉。後世教無其法。學失其本。學者汩於名勢之慕。利祿之誘。內無所養。外無所約。而人之成德者難矣。予病乎此也。蓋久欲自其近而易行者. 學焉而未能。因列所當勉之目為箴。揭於左右. 以攻己闕。由乎近而至乎遠. 蓋始諸此。非謂足以盡乎自修之事也。方孝孺序。

  弘謀按為學之有箴. 義取乎剌病。凡以觸目警心也。觸吾目者. 陳義不必高。警吾心者. 為失不在大。書曰.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成人猶將慎之. 況小子乎。正學先生書此自警. 而題之曰幼儀雜箴。自日用之節. 以及念慮之微。辨理欲消長之萌。推吉凶榮辱之應。何其言之栗栗也。維予小子。不聰敬止。尚其以是為苦口藥石哉。

  坐
  維坐容。背欲直。貌端莊。手拱臆。仰為驕。俯為戚。毋箕以踞。欹以側。堅靜若山乃恆德。

  立
  足之比也如植。手之恭也如翼。其中也敬。而外也直。不為物遷。進退可式。將有立乎聖賢之域。

  行
  步履欲重。容止欲舒。周旋遲速。與仁義俱。行不畔乎仁義。是為恆途。

  寢
  形倦於晝。夜以息之。寧心定氣。勿妄有思。偃勿如伏。仰勿如屍。安養厥德。萬化之基。

  揖
  張拱而前。肅以紓敬。上手宜徐。視瞻必定。勿游以傲。勿佻以輕。遠恥辱於人。動必以正。

  拜
  古拜有九。今存其一。數之多寡。尊卑以秩。宜多而寡。倨以取禍。宜寡而多。為諂為阿。以禮制事。不爽其宜。

  食
  珍腴之慚。不若藜藿之甘。萬鍾之屍居。不若釜庾之有為。苟無待於富貴。夫孰得而貧賤之。噫。

  飲 
  酒之為患。俾謹者荒。俾莊者狂。俾貴者賤。而存者亡。有家有國。尚慎其防。

  言
  發乎口。為臧為否。加乎人。為喜為瞋。用乎世。為成為敗。傳乎書。為賢為愚。嗚呼。其發也可不慎乎。

  動
  吾形也人。吾性也天。不天之祇。而人之隨。徇人而忘反。不棄其天。而淪於禽獸也幾希。

  笑
  中之喜笑勿啟齒。見其異. 勿侮以戲。內既病乎德。外為禍階。抵掌絕纓。匪優則俳。

  喜
  得乎道而喜. 其喜曷已。得乎欲而喜. 悲可立俟。惟道之務。惟欲之去。顏孟之樂。反身則至。

  怒
  世人於怒。傷暴與遽。切齒攘袂。不審厥慮。聖賢不然。以道為度。揆道酬物。己則無與。暴遽是懲。聖賢是師。顏之好學。自此而推。

  懮
  惰學與德。汝日戚戚。懮為有益。名位不光。惟日懮傷。汝志則荒。棄其所當懮. 而懮其不必懮。世之人皆然。汝孰懮哉。勉於自修。

  好
  物有可好。汝勿好之。德有可好。汝則效之。賤物而貴德。孰謂道遠。將允蹈之。

  惡
  見人不善。莫不知惡。己有不善。安之不顧。人之惡惡。心與汝同。汝惡不改。人寧汝容。惡己所可惡。德乃自新。己無不善。斯能惡人。

  取
  非吾義。錙銖勿視。義之得。千駟無愧。物有多寡。義無不存。畏非義如毒螫。養氣之門。

  與
  有以處己。有以處人。彼受為義。吾施為仁。義之不圖。陷人為利。私惠雖勞。非仁者事。當其可與。萬金與之。義所不宜。豪發拒之。

  誦
  誦其言。思其義。存諸心。見乎事。以敬畜德。以靜養志。日化歲加。山立川駛。聖德卓然。焉敢不至。

  書
  德有餘者。其藝必精。藝本於德。無為而名。惟藝之務。德則不至。茍極其精。世不之貴。汝書不美。自視不善。德不若人。乃不知懮。先乎其大。後乎其細。大或可傳。人不汝棄。

 


返回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