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男稟乾體之剛,女配坤德之順。賢後稱女中堯舜,健婦為女中丈夫。 
                  曰閨秀,曰淑媛,皆稱賢女;曰楚娃,曰宋艷,并號佳人。 
                  婦主中饋,足徵內助之賢;妻念蒿碪,斯葉女貞之吉。 
                  何謂三從,從父從夫,夫死從子;何謂四德,婦德婦容,婦言婦功。 
                  姬氏母儀訓世,有周姜,有太妊,有太姒;三代女寵喪邦,以妹喜,以妲己,以褒姒。 
                  蘭質蕙心,名姝之美譽;柏操霜節,嫠婦之清聲。 
                  女貌娉婷,謂之尤物;婦容婉媚,實可傾城。 
                  潘妃步,朵朵蓮花,小蠻腰,纖纖楊柳。 
                  玄妻發光可鑒,絳仙秀色可餐。 
                  麗娟氣馥如蘭,呵成香霧;楊紀淚紅如血,點滴堅冰。 
                  詩傳柳絮,信道韞之才高;裙號留仙,美飛燕之善舞。 
                  至若緹縈之上書救父,盧氏之冒刃衛姑,此女之孝者;陶母之截發留賓,絡秀之具饌供客,此女之賢者。 
                  韓女之投身於穢,陳婦之殞軀於崖,此女之烈者;李氏之引斧斷臂,曹女之引刀割鼻,此女之節者。 
                  大家之續成漢史,文姬之謄寫賜書,此女之才者。荀灌之突圍求救,木蘭之代父從軍,此女之勇者。 
                  戴女之練裳竹笥,孟光之荊釵布裙,此女之貧者。任妻之禿艷妃發,劉婦之怒洛陽賦,此女之?者。 
                  賈午之私贈異香,文君之夜奔邸舍,此女之蕩者;東施之傚顰可厭,無鹽之刻畫難堪,此女之丑者。 
                   自古貞淫各別,人生妍丑不同,莫因許婦之乏容,遂效蕭郎之遠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