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
朱老師
我和女兒一起學習《弟子規》,轉眼已經三個月了,深深體會到古圣先賢在字里行間對後代子孫的殷切期望,同時,也痛感自己身上積累了多年的垢習,洗濯起來費時費力,不覺中也影響到對女兒的教育。可以說,我學習《弟子規》是三步一回頭,有苦有樂,有懮有喜。
開始學習的時候,我動員了爸爸、媽媽,跟著我和女兒一起去聽課,當時我的想法是,他們都需要學習,女兒要學習如何孝敬長輩,父母要學習如何教育孩子,我很開心,感覺家里人各就各位,我只用把《弟子規》請回家就行了。
那段時間我很認真,晚上輔導孩子寫「善行記錄」,然後我在後面進行評定。一星期下來,女兒的善行寫了不少條,但感覺都是蜻蜓點水,沒有進到心里去。犯了錯不能說,一批評她就哭,她一哭我的心頭就有氣,覺得學了《弟子規》為什麼還做不好,忍不住就更加嚴厲地批評她。
為什麼孩子不肯接受批評?我也是按照《弟子規》上講的呀。「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想到平時做錯了事,父母說我的時候,表面在洗耳恭聽,其實心里頗不以為然,有時會敷衍父母幾句,而有時則為自己找藉口。「父母教,須敬聽」,內心的恭敬才是最重要的,而女兒的表現,不正是我自己的真實寫照嗎?而且女兒模仿得很像,也是做出認真聽的樣子,但心里還覺得自己沒錯,很委屈。原因就在我自己身上。
後來,我就從自身改正,首先自己做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比如炒菜的時候,父親說我火候掌握得不對,我改正了以前認為無所謂的態度,恭恭敬敬地承認錯誤,而且下次再炒菜時,一定按照父親教的方法去做。一旦發現自己犯了錯誤,即使父母沒覺察到,我也誠懇地承認,請父母原諒。結果,這樣只做了幾次,效果就不可思議。女兒對我的批評肯接受了,而且高興地對我說:「媽媽,我發現這樣做一點不難。」
做到「父母教,須敬聽」之後,父母在我心中也不知不覺發生了變化。我發現父母身上的優點,都剛好對治我的缺點。例如,父親做事有計劃,很從容;母親為人謹慎,工作兢兢業業,簡直就是上天特意為我安排的兩位榜樣,我只要照著他們的樣子去做,就能「德日進,過日少」。恭敬心生起來,我心悅誠服地接受父母的教誨,而潛移默化中,女兒對我的態度也變了,變得既親近又敬重。
學習「冬則溫,夏則凊」的時候,有一次,我中午去學校接女兒回家吃飯。寒風「呼呼」地刮著,我站在校門口凍了半個小時,女兒才姍姍而來。我很生氣,想到平時都是母親接送,每次都這樣還不凍出病來,我狠狠地說了女兒一頓。她卻說:「我在等同學一起走,我也沒有耽誤時間呀。」看到她沒把長輩的冷暖放在心上,我又搬出了《弟子規》來訓她,雖然女兒後來承認了錯誤,但是效果并不好。我反思自己,是不是沒有把父母的冷暖放在心上呢?冬天到了,我曾經對父親說,「天冷了,給您買件暖和的大衣吧。」父親說不用,結果零下九度的天氣里只穿一件普通的防寒服。女兒提醒過我兩次,要我記住給姥爺買棉衣和棉鞋,我每次都答應,隨後又忘記了。蔡老師說過:「行孝和行善不能等。」而我不是一直在拖,一直在等嗎?當下我就決定,無論如何,周末也要給父母買冬衣。
冬衣買回來的時候,女兒笑得最開心,抱著衣服又蹦又跳。後來,她放學再不拖延時間了。有一次老師下課晚了,女兒跑出教室,遠遠地看到姥姥就哭了,她擔心姥姥凍壞了。天氣寒冷的時候,我下班回家,女兒還用她的小臉貼在我的臉上,要給我暖暖,我的心里暖融融的。
俗話說,暖身容易暖心難,孝養父母更要溫暖父母的心。一天早上,我匆匆忙忙地準備上班,還給母親交待了一大堆事情。母親一邊忙手中的活兒,一邊答應著,我忽然看到母親的前額顯得非常憔悴。上班的路上,讀到《弟子規》的「冬則溫,夏則凊」,我的心里浮現出母親那憔悴的臉。整整一天,我都在自責,為什麼沒有把事情處理好,卻讓年邁的父母為自己操勞、擔懮?從此以後,我一定要安排好工作和生活,不再讓父母操心。
在學習過程中,看到別的孩子們進步很快,我也急於讓女兒學得更好。有一天,聽到蔡老師講:「上等的學子,能經受老師的折磨,忍耐、上進……」我如獲至寶,趕快用到女兒身上,開始對她各方面都嚴格要求,稍有不對,立刻指責。當時心里還暗暗得意,我是按上等學子的標準來教育孩子的。可是,孩子不僅沒有快速成為「上等學子」,各方面還退步不少,連「善行記錄」都不愿意寫了。我向一位很有德行教育經驗的老師請教,她告訴我:「對待小孩子,要有耐心,既要慈愛,又有管教。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好像回答我心中的疑問一樣,有次也聽到蔡老師講「我沒說讓你折磨學生啊,得到一條就拿去要求別人,就沒想到要求自己。」正己才能律人,看來教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
學習《弟子規》,越學越覺得其中有無窮的意味,就像蹬著一架螺旋形上昇的樓梯。用《弟子規》對照自己的言行,感覺已經做到的,其實未必百分之百做到。從自己走過的彎路我體會到,只有真正從心地上改正,《弟子規》這副良藥才真有效。我和女兒的學習還剛剛開始,就已經感受到《弟子規》的巨大力量,人生是一門大學問,而我們對於《弟子規》的學習無窮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