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光芒抑或化黑煙?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
愛堂先生言:聞有老學究夜行,忽遇其亡友。學究素剛直,亦不怖畏,問「君何往?」曰「吾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攝,適同路耳。」因并行,至一破屋,鬼曰「此文士廬也。」問何以知之。曰「凡人白晝營營,性靈汩沒。惟睡時一念不生,元神朗澈,胸中所讀之書,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竅而出,其狀縹緲繽紛,爛如錦繡。學如鄭、孔,文如屈、宋、班、馬者,上燭霄漢,與星月爭輝。次者數丈,次者數尺,以漸而差,極下者亦熒熒如一燈,照映戶牖;人不能見,惟鬼神見之耳。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學究問「我讀書一生,睡中光芒當幾許?」鬼囁嚅良久曰「昨過君塾,君方晝寢。見君胸中高頭講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經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為黑煙,籠罩屋上。諸生誦讀之聲,如在濃云密霧中。實未見光芒,不敢妄語。」學究怒叱之。鬼大笑而去。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
編者語:中國古人常一生不輟讀圣賢書。是不是書讀過、背過就可以了?其實古人花這麼多的心血在讀書上,有非常實在而巨大的價值,那便是以圣賢的智慧經驗指導自己的待人、接物、處事等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故而,古人總結有一套寶貴的讀書、學習方法——五序法:博學、審問、慎思、明辯、篤行。其中博學、審問、慎思、明辯是用以窮理的,而篤行是將圣賢的教誨落實在修身、處事和接物上,就是現在說的學以致用、堅定努力地實踐。
文中所言及的「胸中所讀之書,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竅而出,其狀縹緲繽紛,爛如錦繡」,料想一定是讀書人有了窮理、篤行的功夫才有此番示現。而光芒的大小就意喻這窮理的深淺和篤行功夫的高低。
「字字化為黑煙」的人,一定是指只知讀書,而未能消化吸收更無從運用的人,其所讀的書就像積食一般,得不到任何的益處。
我們讀的圣賢書是化光芒還是化黑煙?那就看自己的功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