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事系列》之二
君子以劍自衛乎
【原文】:
子路戎服見於孔子,拔劍而舞之曰:「古之君子,以劍自衛乎?」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為質,仁以為衛,不出環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則以忠化之,侵暴則以仁固之,何持劍乎?」子路曰:「由乃今聞此言,請攝齊以受教。」
——《孔子家語?好生第十》
【白話易解】:
有一天,子路身著戎裝,全副武裝地來拜見孔子,見到夫子後,拔起劍就舞了起來,問:「夫子,古時的君子,也是用劍來自衛的吧?」孔子答道:「古時的君子,以忠義為人生追求的目標,用仁愛作為自己的護衛,雖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卻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不善的人,就用忠信來感化他;有暴亂侵擾的人,則用仁義來使他們安定。這樣,又何須持劍使用武力呢?」子路聽了非常的敬佩,感慨道:「啊!我今天才聽到這樣的話,我愿從今以後,至誠恭敬地向您求教啊!」
《君子以劍自衛乎》讀後感:
我們看這一段師生對話,作為學生的子路對老師的那種真心拜服,當今實不多見了。
子路跟隨老師一生,他去世比老師還早一年,即使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別人問他,老師是什麼樣子,他竟不知道從何講起。因為老師的德行,俯拾即是,耳濡目染多年,所以反倒很難一言幾言說清楚。後來還是夫子告訴子路,有人再問就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懮,不知老之將至。」
孔夫子被後世人尊為「大成至圣先師」,其實也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他十五志於學,勤學不倦,終其一生倡導「仁」道。夫子忘食忘懮,不知老之將至,都是他心中有「道」的結果。「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克果,何愿不得?」所以,孔夫子時時都在道中。教育學生抓住機會教育點,誨人不倦,教學相長,夫子的智慧,也在與學生的講論中日益深厚。
這個故事是子路剛進入孔門不久發生的。老師在子路剛剛求學之始就種下了「仁」的種子,可謂慎於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治亂,不是一個人的力量,那麼先要把自己的學說,傳播給學生,使之遍布四方,承傳不絕,而達到德行天下的效果。
在他不斷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相長,學無止境——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個故事的味道在哪里呢?我們現代人相信以暴制暴,而且各種傳媒(影視、網絡等),甚至小朋友看的動畫片也是這樣表演的。學習了傳統文化我們才明白,要宣德化,柔遠人,要以仁化暴,教育本身的力量就在於榜樣。為師者的榜樣,在他的言、行,更在那顆心。因為誠於中,形於外。我們有多少老師、家長,甚至領導都是采取嚴厲的處罰,嚴格的管制,去對待學生、孩子、下屬。甚至有的家庭,夫婦之間也用暴力。朋友之間因一點點的經濟問題就上了法庭,當今社會還有殺父弒母這樣的亂象。其實所有這些都是以暴制暴,或者以暴制暴的延伸。
昨天看了一則消息,因為幾千元而兄弟相殘,最後,哥哥被弟弟殺死了。八十幾歲的老母,親眼目睹這場慘劇,而這場慘劇的原因,是因為奉養自己的母親,兩個兒媳都不情愿。大兒子的孩子已經上大學了,他覺得是叔叔、嬸子不對,不奉養奶奶卻獨占奶奶的錢,就請自己的同學去砸了叔叔的窗子。嬸嬸因此而不平,慫恿叔叔拿刀去了哥哥家,使得孫子受傷,他的同學挨了幾刀,醫藥費就花了幾萬元,最後這個弟弟又殺死了哥哥,這就是以暴制暴的悲慘結局。
是非高下之風,來源於不平的心境。心是根本,喜愛、貪戀由心所生,敵對、怨恨也從心而生,一切外在的環境,都是我們內心的反映。縱然不動真刀槍,可心念在不平之中,每天在算計,內心里是波濤翻滾,甚至是烽煙疊起,我們人與人的關系,如何能和睦得起來呢?我們內心是善念的時候,我們的面目表情,我們的言語都會有所顯現;而當我們內心對立、不平的時候,當然也會如實地反應在我們的待人接物之中。所以我們體會到,為人老師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施行仁道的重要。
我們又體會,怎麼樣讓學生聽老師的話?為什麼孔老夫子三言兩語,子路就那麼容易地契入了呢?而且還說以後就老老實實跟著老師學呢?幾千年前,圣賢人的心境,比較高,他們從善如流。而我們現代人,由於德行教育弱化,導致現在世風日下。所以為人師者更應注意不斷提陞自己的道德學問,才有可能讓學生尊敬、欽服。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還體會到,作為比較崇尚武功的子路,他對夫子的欽敬,也不是一日之功,而是跟隨夫子日久,仰之彌高的結果。最主要的是夫子因材施教,把對學生的教誨,化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通過不言之教的身教,子路的境界也在不自覺中提陞,終於在後來成為一位賢人。
顏回評價夫子:「威而不猛」。我們就體會,「君子不重則不威」,夫子「威」的是德行,而我們一再說的「猛」,就是大家說的那個「暴」。當時夫子身高被眾人稱為「長人」,也就是高大的人,而且他的武功能夠單手拖起城門之匝。他的劍術之高超,也是子路這個以勇著稱的人所遠遠不及的。腰配寶劍,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全然一副棄兵戈於不用的氣概,他的這份柔心慈腸是從哪里來的?仁愛!孔夫子到各個國家,與國君談經國之道,都是對他們善加相勸要以德治國,德行才是無往不勝的力量。
其實,如果夫子沒有萬德萬能,夫子不以圣人之心、之行,又如何能夠培育出復圣顏回、宗圣曾子、子貢、子路、子騫等諸多有德行的弟子?所以老師的境界在哪里,就會把學生的境界帶到哪里。
當今,講習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真正能夠身體力行的老師,他上臺一個微笑,臺下的學員就會心一笑,繼而掌聲如潮。他靠的是什麼呢?內心真誠的流露,才會有臉上燦爛的微笑。那是真正的大愛,至誠、慈悲,一顆念念利及他人的心。
曾有一個非常頑劣的學生,犯了嚴重的錯誤,老師讓他第二天到辦公室。學生想破罐子破摔,心里滿是抵觸情緒,老師一見到學生,問了一句:你吃早飯了嗎?學生便淚如雨下,心中的郁結化為烏有,和老師坦誠相見,慢慢改變以前的壞習氣。
而一個監獄的警官,把服刑人員喊到面前,一聲請坐,遞上一杯水,服刑人員頓時泣不成聲。這就是柔遠人的作用,就是教化的力量。
教育主要是以心靈喚醒心靈的過程。我們以什麼樣的心靈,去教化我們身邊的人呢?只有心中有愛,才能夠傳遞給別人愛;只有心中有一份慈悲,才能夠感化別人。
所以我們想到教育,想以忠義教育自己的孩子,首先要先給孩子種下仁愛的種子,先有孝心,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先愛自己的父母,先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身邊的人,然後推及到所有的人,以及萬事、萬物。我們常常說,自古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孝經》里也說:「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孔老夫子所說的「仁、義、禮、智、信」,為什麼會把「仁」放在前面呢?仁愛是所有一切德行的基礎,而仁愛的基礎,就在於孝道。我們的初發點要建立在對父母的仁愛上面,「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正如我們建房子,地基都沒有打好,建三層樓那是不可能的。樹的根基不牢,臺風一到就會連根拔掉。所以孔老夫子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我們一個真正有德行的人,一定是在家有孝道的人,而絕不是在外面對人好,回家臉色難看之人。因為「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當今很多有識之士,都會想到社會、國家的道德之薄弱,希望能改變這種局面。但是大家有沒有回到古圣先賢那里,回到幾千年前孔老夫子那里,去體會老祖宗給我們的智慧?用我們老祖宗的智慧,才是讓自己的家庭,社會國家真正得到和諧的方法。
如果通過夫子與子路師生簡短的對話,我們真正能夠體悟、受益,就不負我們祖宗幾千年來對文化的這份承傳。而我們後世子孫真正的承傳,是用祖宗的文化使自己、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幸福、安定,利益更及千秋萬代之後世子孫。
所以圣賢人的對話,也是在給我們做表演。為什麼會有這段話的記錄?我們的老祖宗之心,就是想讓我們後世子孫學到他們那份仁愛之心,學到圣賢之道。我們真正能夠感受到他們的那一份慈悲的時候,我們就會真正懂得做人愛人,我們就會主動讓這個世界充滿溫暖,充滿溫馨,讓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一份平等博愛,就好像大同世界一樣,那麼和諧社會還會遙遠嗎?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