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孔子故事系列》五十四

夫子過世

【原文】

孔子蚤晨作,負手曳杖,逍遙於門而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梁木其壞,吾將安杖;哲人其萎,吾將安放?夫子殆將病也。」遂趨而入。

夫子嘆而言曰:「賜!汝來何遲?予疇昔夢坐奠於兩楹之間。夏後氏殯於東階之上,則猶在阼;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則與賓主夾之;周人殯於西階之上,則猶賓之。而丘也即殷人。夫明王不興,則天下其孰能宗余?余逮將死。」遂寢病,七日而終,時年七十二矣。

——《孔子家語•終記解第四十》

【白話易解】:

孔子清早起來,背著手,拖著杖,在門前從容自得,唱著歌道:「泰山恐怕要崩塌了麼?棟梁可能要朽敗了麼?明達而有才智的人將要凋謝了麼?」唱完了歌便進去了,對著門坐在那里。

子貢聽見了說:「泰山要是崩了,那麼我將仰慕誰呢!梁木要是壞了,我將依靠誰呢!明達而有才智的人凋謝了,我將傚法誰呢!先生恐怕要病了啊。」於是快步走了進去。孔子見子貢來,感嘆著說:「子貢,你怎麼來得這麼遲啊?我昨晚夢見坐在兩楹之間接受人家的饋食。夏代把柩停在東階的上面,那麼還是主人的位置;殷代把柩停在兩楹之間,就是賓客和主人夾雜在一起;周代把柩停在西階上面,那還是待以賓客之禮。而我是殷代的後裔。沒有英明的君主出來,那麼天下誰來尊我呢?我恐怕快死了。」於是臥病在床,七天便去世了,這時夫子七十二歲。

夫子自知將死,從容作歌,并以天下無明主,使其道不得行,而有感嘆之意。想夫子一生坎坷不斷,然而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其不畏艱巨的仁愛勇猛之心,實叫人由衷敬佩。

凡事,我們必將盡心盡力,那麼於年老時,再回過頭來看自己一生,也沒有什麼可遺憾的。盡人力而後聽天命,不要因不可能就不去做,也不要求一定要有好結果,只是盡一己之力,為社會大眾付出心血,那一生問心無愧,死亦坦然無憂。夫子一生,用行動做出來給我們看,在世并沒有什麼光彩鮮艷,也不趨炎附勢、追求名利,只是平平淡淡,甚至還經歷許多波折、不平。可千年後,我們再來看夫子,他一生的光輝,卻隨著時光的流逝越顯光亮,歷經千年而不衰。

我們學習夫子,亦當學習他這種精神,先於自己的本分中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無需過於在意他人的眼光,也不要因暫時的挫折就倒下。經歷那些困難障礙,反而會發現,每次都是個成長的歷練。在其中,能不背道德良知,自然心安理得,能盡心盡力,必然無愧於今生,有所收獲!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