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論語 ?學而第一》講要

五 )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諂」:《疏》「佞說為諂。」

「樂」:鄭康成說「樂謂志於道,不以貧為憂苦。」

子貢問:人雖貧窮,而無諂求,人雖富有,而不驕傲,何如?《疏》:「若能貧無諂佞,富不驕逸,子貢以為善,故問夫子曰,其德行何如?」

孔子答曰,可也。然而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孔安國注:「可也,未足多。」無諂無驕雖可,但不如樂道好禮。貧而樂道,如顏子簞食瓢飲,不改其樂。這比無諂更好。富而好禮,則能以恭敬待人,雖對貧賤之人亦能待之以恭敬,這比不驕更好。子貢即悟孔子之意,便引《詩經衛風淇奧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兩句詩問孔子,樂道好禮,此義就是詩所說的切磋琢磨嗎?《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象謂之磋,玉謂之琢,石謂之磨。」孔安國注:「能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能自切磋琢磨。」子貢領悟,無諂無驕,還是不足,須能貧而樂道,富而好禮,始能成德。猶如骨象玉石經過切磋琢磨,始能成器。

孔子乃稱許子貢。從此可以與子貢談詩了。因為,告諸往而知來者。孔安國注:「諸,之也。」皇邢二《疏》皆說,告諸往,是孔子告之子貢以樂道好禮,而知來者,是子貢知引詩以解其義。

詩須悟性,會詩則能監往知來。盛衰興亡之事,皆能預知。子貢悟性好,所以可與言詩。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患」是憂患。不患人不知我,但患我不能知人。學為君子,有道而人不知,道不能行,屬於天命,無可憂患。若我不能知人,實為大患。為領袖者不得賢才,求學者不得良師益友,以其賢愚莫辨之故,是以為患。

「患不知人也。」《釋文》作「患不知也。」《疏》:「王肅曰,但患己之無能知也。

學而章三段為知行總說

第一段 受業始終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是求著接受教育。「習」是溫習所學的事業。「悅」是學習成功以後,心中得的愉快。

學習的什麼事業?這里指的是中華圣賢文化。大體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這些事。也是人人離不開的事,必須學才會辦。怎麼個學法?說來很不簡單,在開始必先有個印象,使心專一。只可將孔子走的路線舉出來,作個標準。人類皆有無聲無嗅的天性,純真純潔,卻是一切理想思路的主體。但能不失真純面目,就名曰「道」。「禮記中庸篇」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是「道」字正解。其中有自然知覺,稱曰良知,就是性「德」。又有自然能力,稱曰良能,就是性的「仁」善。這三種事是內在的本體。

本體具備,自然發起作用。「藝」術百工,一切事物,有形無形,都是他為原動力。藝術一句,凡儒家的六藝四教,典章文物等,都包括其中。不過因時增減而已。這是外在的大用。

孔子的學行準則,就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中華歷代圣賢文化,經孔子一番整理,才有系統,所以稱曰集大成。孔子自己學行準則,就是中華文化的中心。以上說的本體,必須深研,說的大用,必須精學,才能發揚日新,能以真得。這一段「學」字,雖然為讀書士人說的,但是各界各業皆可采用。所學有了真得,才能愉快。這卻不分彼此,一樣的心理。

第二段 名顯道宏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學有成就,名已遠揚。倘有志同道合的,遠來求學,或來訪問,竟能把自己所得,廣益人群社會,豈不是很歡樂的事。

第三段 時機不合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假若時機不合,不逢知音,空懷大才,無處去用;既是學有所得,自然知命,不可牢騷不平,自傷中和。應該養氣持志,不怨不尤,完成宏量君子,天爵更為尊貴。

恭錄自《論 語 講 要》雪公 講述 ,徐醒民教授 敬記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前頁 後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