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美」我逐漸向內追求,但有兩種美卻始終縈繞心間總想為之言說:一是傳承文化的黑白之美 —書法;一是盡展東方女性氣質之美的旗袍。
做為不諳書法之道的我在內心深處一直對其深存恭敬與贊嘆。究其根源:「書法」做為中華文化的載體,筆墨下那一條條靈動的線條活躍於樹葉、竹簡和紙張上,記錄著、傳承著無數的變遷與輝煌;也載下了古圣先賢們的諄諄教誨。時至今日我們依舊能感受到祖先們地殷切期盼「景行維賢,克念作圣 ……」
再者,由於自己看到的切實例子堅定了我對書法「美」的認可,長時間地熏習可以幫助提陞一個人的綜合素養及審美基調。
同住一個胡同的兒時玩伴、九年同窗兼班長的姚同學,有位善書法并頗具古者之風的爺爺,他自幼就開始習書法、背古文。依稀記得小學第一個「六一」聯歡會上,我腳登木拖、腰間圍著花布、手持摺扇表演櫻花舞時,姚同學卻慷慨激昂的背誦起《大觀樓長聯》,其神態儼然如孫髯翁當年登臨大觀樓,俯視五百里滇池把酒凌虛之勢。
後來,我們共同負責黑板報,當我茫然不知從何下手時,他卻胸有成竹,飄逸的文字展現出深厚的書法功底,并配以詩詞圖畫,漂亮的板報呼之欲出,而我只有做填顏色描字跡的活兒。
初中,當大家剛開始對「作文」練習著選材、結構及創作時;姚同學的寫作水平早已把我們甩開了幾里地,儼然已入「下筆如有神」的境地,其文章意美、文美、字更美,所以無一例外地成為了范文。
由於親目了姚同學不斷從優秀走向更優秀,我深信「蒙以養正」離不開書法與古文。所以女兒五歲時到楊老師書法教室學習書法并誦讀經典。一年多來,在書法教室老師的精心培育下,孩子有了很大進步,我們全家都體會著書法之美并感受著經典的正能量。
至於旗袍之美,我也是從小就被那獨有的韻味所吸引,每當經過照相館看到櫥窗里穿著旗袍的人物照時,總是央求父親一起停下駐足觀看;有時我為鄰居奶奶們唱歌跳舞幫她們打發悠閑的午後時光,為的是能翻看她們年輕時的旗袍照,羨慕著、想像著……慢慢的我懂得旗袍的韻味就在於旗袍與穿著者互為彰顯,東方女性能帶給旗袍活力。從剪裁到布料、圖案到刺繡、再到每一粒盤扣及包邊,無一不訴說著旗袍的溫柔與細膩;穿著者的氣質之美又能夠通過得體旗袍的勾勒,顯現出端莊與穩重,大氣且不乏溫柔。所以我認為旗袍是東方女性服飾中最美的,沒有之一。我的衣柜中至今不曾被更替的就是那幾件旗袍,每次看著都不禁浮想聯翩。
說到浮想,不禁想到某天早上在電梯里與鄰居相遇,當得知女兒起個大早是為趕去學習書法時不禁感嘆并鼓勵道:「好好好,將來成為一個大書法家」。不想開朗的女兒卻接道:「我的理想是當一個外交家」。「啊!好遠大的理想」。其實女兒是想做個像蘇武那樣愛國忠君、以和平為使命并終其一生的外交家。
試想:女兒穿著得體的旗袍,站於幾案前、輕研磨、慢調筆,在潔白的紙上用那黑色靈動的線條,或剛勁有力、或圓潤流暢的書寫著中華精神的「孝、悌、忠、信、厚德載物」,并在紙張一角蓋上一方小印贈與外國友人;以此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其獨特的美傳到世界各地……哈哈,此番景象光想想就很美;更別說夢想終能實現的那天,豈不更美!
感恩李女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