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貞——惟愿鄉親都幸福
——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2007年全國道德模范
這些天,到河北棗強縣王常鄉南臣贊村林秀貞家串門的人絡繹不絕。這其中,既有林秀貞的鄉親、好友,也有素不相識的外鄉人。還有的人,輾轉查到她家的地址或電話號碼,寫信或來電。他們一來是了解她的先進事跡,二來是向她表示致敬、祝賀。
林秀貞,一位普通的共產黨員、農家婦女,30年來義務贍養了6位與自己無任何血緣關系的孤寡老人,無償資助了14名貧困家庭學生,并在自家的工廠安排8名殘疾農民就業。林秀貞的忘我奉獻,使她先後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十大杰出母親」等多項榮譽稱號。今年9月,林秀貞又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面對接踵而來的榮譽,林秀貞說,自己只不過做了本就應該做的事,卻得到了這麼多領導和群眾的關心,很是過意不去。「不管得到多少掌聲,不管獲得多少榮譽,不管擁有多少光環,我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做好我該做的事就行了。」
采訪林秀貞,她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俺娘說……」抗戰時期,林秀貞的母親是村婦救會員。林秀貞親眼見到娘做的好事多得數不清,娘經常說:「人人都幫人,世上沒窮人;人人管閑事,世上沒難事。」林秀貞把母親的話記了一輩子,她說:「我的愿望,就是讓鄉親都幸福。」
照顧孤寡老人,難度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林秀貞贍養的老人里,有一個叫朱書常。一次,林秀貞幫老人往馬桶里收拾大便,他抓起一把扔了林秀貞一臉一身。冬天,林秀貞鑿冰用冷水洗衣服、洗尿布;夏天,她為孤寡老人扇扇子。
30年來,林秀貞照顧孤寡老人的年頭有8年的、有14年的、有26年的……5位去世的老人大都活到八九十歲。目前朱書常77歲,身子骨依然硬朗。30年來,林秀貞從未和老人紅過臉。碰到老人發脾氣,惱不惱,煩不煩?林秀貞說,俺娘說過照顧人要「三個不」——不能跟小孩一樣,不能跟老人一樣,不能跟傻子一樣。跟他們,你就不能論常理兒,跟他們一般較勁兒就錯了。
林秀貞還辦了工廠,用盈利補貼救助老人。她還安置了8名殘疾農民在廠里上班,在自家還沒空調、彩電時,就在職工宿舍裝上了空調、彩電。
林秀貞走到哪里,都要為別人的事操心。廠里一名職工剛工作就患腦血栓住院,她不僅資助1萬元醫藥費,還發了全年工資;村里一條路不好走,她和別人共同出資3萬元,修成了水泥路,還安上了路燈……林秀貞還資助本村和鄰村的14名貧困家庭孩子上了大學。
這些年,林秀貞和老伴依然住在3間舊房里,家具破舊、衣著簡樸。直到去年6月,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要到北京開會,她才「奢侈」一回,花500元錢做了兩身像樣的衣服。
說起以後的打算,林秀貞表示,「我的事業還會繼續下去」,因為「我有一個好兒子,有一個好媳婦,有一個好女兒,有一個好女婿,我有一個『團隊』」。她說現在自己身體還行,雖然患了心臟病,長年離不開藥物,但若是碰上了她認為該做的事情,還是一定會做的。近來,她自學了電腦應用和打字,平時經常上網查查資料,下載有關道德建設和農民致富的信息提供給周邊群眾,并帶頭捐助公益事業。
不少人在對林秀貞表示敬佩的同時,也有所不解:她圖的是什麼?每當此時,林秀貞就要提到她的母親:「從一懂事起,娘就經常伸出食指、中指和無名指這三根手指對我講,做人不能走歪道,也不能走偏道,就要走中間的正道。什麼是正道?就是聽黨的話,多為社會做貢獻。」
在林秀貞的辦公室里,掛有一幅對聯:「知也無涯,行也無涯,人生漫漫,誠秀幸福之路;思亦有則,為亦有則,愛意綿綿,正自母訓黨章。」三十年來,林秀貞用無私博大的愛贍養長輩、關愛他人,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愛心之歌。
偉大與平凡,在林秀貞身上得到了完美詮釋,她的偉大在於執著、堅持。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她做好事一做就是三十年,而且連續不斷。偉大在於她將全部感情傾注給老人、學生、鄉親,而且不圖名、不圖利、不計回報。她又是平凡的。她只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一員,她做的事我們每個人都能做,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真善美在閃光。
「愛是一條流動的河」,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優良道德傳統,就是在千千萬萬優秀兒女的愛的奉獻中得到繼承、延續和發揚的。林秀貞繼承了母親的正直和善良,她忘不了母親指給她的正道,幾十年如一日不敢偏離。她把這種善良傳遞給了兒女,引導他們像自己那樣做事做人;她把這種善良傳遞給了村民,鄉親們以她為榮,自覺向她看齊,倡導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建立起團結融洽的鄰里關系;她把這種善良傳遞給了社會,人們尊重、信任她的人格魅力,很多外地人都慕名而來。「善良的道德是社會的基礎」,林秀貞用樸實情懷書寫的道德長卷,不斷地積聚著自己的道德內存,她的精神已經成為社會最寶貴的道德資源。
「感動中國」的頒獎詞:
善良在村莊流淌,她用三十年的熱心,去溫暖世道。
推薦委員會的感動印象:
用三十載愛心,讓一村之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富人做這等事是慈善,窮人做這等事是圣賢,農民做這等事是偉人。
這位農婦讓九州動容。
感動的心語:
一位年過花甲的大娘,用30年的熱心溫暖了世道,使良善的風氣在他們的村莊如一股清泉,汩汩流淌……
一個人用真誠愛心做出來的行為,就一定會有感召力,一定會引發大家向學、向善的心。現在林大娘所在的村莊沒有一戶不贍養老人,正所謂「一家仁,一國興仁」。
今天舉國上下都學習林大娘,我們最應該感謝的一個人,是林大娘的母親。因為林大娘做了許多幫貧解困,救人危難的事情。人家問她原因,她說得最多的是:「俺娘說了……」
林大娘被人問起,如何會堅持照顧老人三十年,使老人們都安詳地度過了自己的晚年?她這樣回答:「我母親怎麼伺候我姥爺姥姥,那我都是親眼看到的,我就學著做的。」
影響一生的話:「記得非常清楚,從我小時候,我娘就經常說,人人管閑事,世上沒難事。人人都幫人,世上沒窮人。千千治家,萬萬治鄰。就是用一千分的力量來治理自己的家,用一萬分的力量,來治理鄰里關系。」
印象特別深的話:「她經常伸出三個手指頭,對我們說,三條道走中間,不能斜不能偏,一輩子只能做好事,不能做壞事。」
「我娘這一輩子對我來說,我需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我娘也是我讀不完的一本書,永遠讀不完的一本書。我在交朋友的時候,娘告訴我,一定要有原則,不孝敬父母的,絕對不能與他交朋友。我也告訴我們的孩子,你交朋友的時候,他不孝敬父母,絕對不能與他們交朋友。」
林大娘自己是從媽媽那學來的,所以堅信自己的兒子一定也會跟著她學,一定會是個有孝道的孩子,她說:「我們家就是這個傳統。」
母親的教誨,哪一句不是我們古圣先賢的傳統智慧呢?林大娘用自己三十年的善心、善行,演繹了優秀的傳統文化。早在二戰之前,歐洲有很多學者探討一個問題,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三個已經沒有了,為什麼中國存在,最後的結論,可能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的關系。這個答案是完全肯定的,確確實實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
中國教育的起源非常之早,其特色是家庭教育。林大娘的故事又一次證明,中國的教育起源於家庭,也圓滿在家庭。林大娘30年不疲不厭的行誼,是現代版的八德故事。幫助他人,快樂自己,圓滿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閨閫乃圣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誠哉斯言!
本文根據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資料整理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