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德育故事-八德夜話

 

 

 

 八德故事初集   忠篇

但愿主公常清明

《德育故事》白話解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謹以此文,獻給年復一年,緬懷先祖的清明時分。)

在那冬去春來,萬物復蘇的時節,有一個中國人共同追念的日子,那就是公歷四月五日前後的清明節。清明節的前一、二日,是中國傳統的寒食節。寒食節禁絕煙火,只吃冷食,這個傳統淵源於,晉文公與介之推等人唇齒相依的感人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寵妃驪姬,為了讓兒子奚齊繼承王位,而陷害太子申生,申生含冤自盡。申生的弟弟重耳,是一位禮賢下士的賢者。他為了躲避殺身的禍患,不得以之下,帶著五位大臣、數位隨從出逃列國,開始了長達十九年的艱難的流亡生活。

當重耳等人走到五鹿之時,饑渴交加,只好在鄉間野路中乞討。然而路上的一位鄉人,送給他們的卻是一把無法食用的、厚厚的黃土,重耳看到之後威怒不已。風餐露宿的流亡生活,與有家難歸的苦難遭遇,使他內心百感交集。

然而此時趙衰站了出來,他說:「這把黃土代表的是我們的國土。護佑這塊土地上的子民,是上天賦予主上的重責。這把土,我們要跪在地上接受它,這是皇天后土恩澤主公的祝福。」

重耳一行,沈痛地凝視著茫茫大地。他手握著這把國土,跪倒在蒼渺的皇天之下。

到了齊國,齊桓公對重耳禮遇有加,不但把宗族的女子許配給他,而且還送他很多財物。漂泊在外的人,能過上這樣安定的生活,實在是彌足珍貴。然而好景不長,數年後桓公過世,齊國又發生了動亂。重耳依戀他的妻子,不忍心離去。趙衰和咎犯商議,再不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恐怕是兇多吉少。重耳的妻子得知後,就勸他趕緊離開,重耳卻難舍難分,他說:「人的一生,能過上如此幸福的生活,還有其他什麼好希求的呢?就算有生命危險,我也不會離開這里,我注定要和此地共存共亡。」

深明大義的妻子,此時表情凝重地對他說:「您是一國的公子,面臨國與家的深重災難,困頓逃亡而來到齊國。多少的人都期待著你,重振家國的基業。而今,你卻為了我一個孤弱的女子,忘卻了身負的重責,忘卻了多少賢臣良相為你出生入死那深重的恩德。連我都為您感到羞愧啊。」於是妻子和趙衰等人密謀,把重耳灌醉了之後,日夜兼程地趕著車子,把他送離齊國。妻子含著淚,目送丈夫一行遠行而逝,消失在遼遠的天際之中。

身為晉國的公子,重耳以他的賢德昭名於諸侯間。追隨他的幾位忠心耿耿的賢臣,也被時人稱為德才足以輔國的「國相」與「國器」。十九年後,公子重耳得到秦君的幫助,回到晉國繼承了王位,這就是著名的晉文公。

晉文公即位之後,勤政清明,勵精圖治,德政澤及百姓,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他把國家治理得很好,子民都感戴他的恩惠。文公知恩圖報,對曾追隨他飄泊在外,同甘共苦的功臣們,給予豐厚的封賞。他賞罰分明,以「導以仁義,防以德惠」為上賞,以輔佐國政、出外征戰為次賞。然而還沒有封賞完,晉國遭遇到了新的內懮與外患,晉文公無暇顧及封賞之事,歸隱在家的介之推就這樣被遺忘了。

介之推,又名介子推,「子」是古代對賢者的一種尊稱。當年介子推離家別母,追隨重耳在外流浪了一十九年。在他們最艱難的時候,眼看食物都吃光了,重耳饑餓到了極處,連路都走不動。介之推感到非常沈痛,他不忍心看著自己的主人,就此餓死在奔亡的路途中。所以就悄悄割下自己腿上的肉,把肉燒給主人吃。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割股侍君」的感人故事。

流亡生活結束後,咎犯對個人的功勞念念在心。介子推感到很不以為然,他說:「公子得以復國,這是民心所向、天心所歸,而您卻認為是個人的功勞,真是令人感到羞恥啊。我不愿意和這樣的人同處一朝。」於是介子推功成身退,歸隱而去。他告別了十九年來患難與共的君上,獨自駕船離去,隱居於山水之中。
晉文公賞賜功臣,沒有顧及隱居在外的介子推,介子推也從來不標榜自己的功勞。他感嘆地說:「上天絕不會眼看著晉國滅絕,而舍之不顧。在晉國的王室中,主上承受了多少心志的磨練,成為眾望所歸的賢明之君。他注定會成為晉國的國主,那是子民殷殷的眾望,也是上天賦予的大任。然而隨從的大臣卻認為是自己的功勞,這是多麼虛無不實的想法!竊取他人的財物尚且稱之為盜,何況是貪求皇天的功業,把它看作是自己的呢!這樣的人怎麼能與之共處?」

介之推的母親勸他說:「與其如此窮苦不堪,還不如向君王求取一些封賞,日子興許過得寬裕一些。而今你就是死了,也不知向誰申訴,這又何苦呢?」介之推說:「指責這樣的行為,卻又傚法於它,這個罪過不是更大嗎?既然有言在先,我是絕不會接受晉國的俸祿的。」

母親說:「你的功勞這麼大,又不求任何的回報,把這樣的志節告知晉國的人,又有何妨?」介之推說:「言語是處事立身的文采與華章。我既然一心想要歸隱,哪里還需再為自己表白什麼?如果去邀功請賞,這不是念念還希求顯達嗎?」他的母親感嘆地說:「有你這樣有志節的兒子,是為人母親最大的幸福。既然你要堅守美善的德行,我就和你一起隱居吧。」

時人曾經贊美介子推,說他就像是輔助龍主昇天的祥龍。當龍主得以縱橫萬里的時候,其他的四條龍,也都隨之飛黃騰達了。但卻只有介子推不求利祿,歸隱而去。

晉文公感念介子推的恩德,想盡辦法要召請他入朝,但都被拒絕了。介子推堅持自己與人無爭的志節,與「不如歸去」的追求,一再地避開晉文公的追訪。最後文公終於打聽到,介之推隱居在綿山之中。於是他決定放火燒山,只留下一條通路,希望介子推背著他的母親,從這條路上逃下來。然而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卻始終沒有見到母子二人的身影。等到火光絕滅之後,人們發現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已經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之下。

晉文公緩步走在綿山之中,遙想那些患難與共的日子,內心無限感慨。「就把這座山封為介山,記下我的罪過,旌表忠孝清烈的善人吧。」

晉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安葬在柳樹之下,并為介之推建立了祠堂。他率領文武大臣來拜祭他,內心沈痛異常。晉文公用那棵燒焦的柳樹,做成了一雙木鞋,每天傷心地流著眼淚,哭喊著「悲哉足下」,痛惜追念股肱之臣那真摯不渝的忠誠與清烈。想不到第二年,就在那棵燒焦的柳樹上,一條條嫩綠的枝芽,又開始迎風飄展了。晉文公折下了一束枝條,戴在了自己的頭冠上。他曉諭全國,把放火燒山的日子定為寒食節,每年的這一天禁絕煙火,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以表達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的懷念。

在寒食節那天,人們用面粉和棗泥制成「子推餅」,并捏成燕子的形狀,稱之為「之推燕」。百姓們用柳條把燕子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著他的回來。人們還把柳條編成圈戴在頭上,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追念。介子推以他的忠義與清烈,長長遠遠地活在了人們的心間。

「清明無客不思家」,伴隨著家庭、宗族那深厚的凝聚力,千百年來,寒食節與清明節以其特有的「慎終追遠」的蘊涵,表現和傳承了中國人萬代久遠相襲而繼的敦厚良善的民風。在每個感念祖德的共享時分,它就像綿綿無盡的細雨一般,潤澤在這片廣袤而又深厚的土地上,靜靜地流淌在屬於華夏子孫的血脈之中。

                          

編後語:太史公曾經說過:「晉文公是古人所謂的明君,流亡在外十九年,舉步維艱,歷經磨難。然而即位後追賞大臣,尚且遺忘了介子推,那麼那些無心治國的驕主們,又會是怎樣的呢!所以說在上位的領導者,要統御萬邦、安撫百官,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啊。」到了東漢時代,三萬名太學生的首領、「介休三賢」之一的郭泰,在綿山為介子推修建了一座孝廉牌坊,以表達對先賢的追念與崇敬。

大方廣編輯部

上一頁 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