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德育故事-八德夜話

 

 

 

 八德故事集第二冊  

郭汲亭候

《德育故事》白話解

 

漢代光武帝時期,有一人叫郭汲,字細侯,扶風茂陵(今陜西省興平東北)人,是漢武帝時期大俠郭解的孫子。郭汲從小便立志高遠,要為百姓謀福祉,後來官至太中大夫。郭汲頗有治世之能,且為官清廉信義為先,很受當時百姓的愛戴和稱頌。

光武帝即位的時候,社會還未安定,盜賊土匪四處作亂。皇帝常聽聞郭汲的名聲,便多次委派郭汲到治安問題嚴重的州郡做太守,治亂除暴,安撫百姓。在漁陽的時候,郭汲不失信賞,打擊土匪,使盜賊銷聲匿跡;又整頓兵馬,抗擊匈奴,使得治安井然有序,人口大增。皇帝稱其為「賢能太守」。潁川土匪流寇也十分猖獗,郭汲被調往潁川後,因山道險阻,情勢錯綜,剿匪艱難。郭汲深入險地,了解到土匪也多是社會混亂無處安身,才被「逼上梁山」,便以仁德信義說降了一伙土匪。土匪也意欲改過自新,郭汲就將他們遣還回家務農,既往不咎。郭汲將遣還土匪的事情稟報皇帝,光武帝認為做得對,也并沒有怪罪。後來,那伙土匪的黨羽聽說此事,都極其敬仰郭汲的為人,紛紛從各地不遠千里來投降自首,路途之上絡繹不絕。

過了些年頭,郭汲被調往做并州牧。在王莽時期,郭汲曾經就被徵召做過并州牧,前任并州牧的時候,郭汲勤政愛民,常常微服私訪,解決民生疾苦,整頓吏治,掃除流寇,平定許多冤獄大案,是以百姓一直感念郭汲的恩義。

當地聽聞郭汲又到并州,那真是打心眼里歡喜,郭汲每經過一縣一鄉,老老少少夾道歡迎。郭汲心里也是頗感欣慰,常想:「做官能做到這份上,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也不枉在這世上活了一場!」於是,更加盡心警惕自己,常以「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時時來激勵自己。於是所過地方,常常問民疾苦,向鄉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有才學的年輕人詢問治邦方略,并設「幾杖之禮」早晚不息。

中秋八月,秋高氣爽,按例又當行至各地州縣巡查吏治情況,郭汲帶著幾名隨從騎馬趕往西河郡美稷縣。故地重游,心里感慨萬千,眺望遼闊的西河大地,曾經在這里辛勤工作過的往事又浮上心頭,那脈脈有情流淌著的小河,小河兩岸淳樸善良的百姓……想著這些,不禁揮動手中的馬鞭,駿馬便飛馳起來。

一行人行至縣城郊外,突然遠遠望見有幾百個小孩騎著竹馬,嬉戲而來,及至近旁,小孩列隊相迎,稽首跪拜。郭汲下馬還禮問道:「小朋友,不必多禮,快快請起,你們從哪里來?在這里干什麼呀?」有一稍年長的小孩回答道:「我們聽說郭爺爺今日來美稷,都很歡喜,特來此恭候!」近旁的一小孩好似鼓了鼓勇氣說:「您真是郭爺爺嗎?我們大夥聽過您的好多故事,說您是個大好人!」郭汲心下感嘆不已,看著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充滿了溫情和慈愛。於是在眾小孩的簇擁之下進了縣城。

郭汲在美稷縣衙,詳細閱讀了近年所積案卷,有錯判疑案的就馬上調出重新審理,又查訪民情,慰問貧苦,所至之處,百姓歡欣,多有饋贈禮物者,然則一律不取。沒過多久,又將外出公干,剛到城門口,沒想到眾孩童騎著竹馬又來相送,一直送到了城郊外,郭汲就對孩童說道:「大家早點回家吧!我很快還會回來的。」為首的小孩問:「郭爺爺,您哪一天回來呀?我們還要來接您!」郭汲內心感動,便詢問身邊的師爺,師爺算了算行程和辦事所需要的時間,便告訴孩童回來應該是幾天以後。於是郭汲與眾孩童約定了那一天在郊外相會,不見不散。

不曾想很快便將事情辦完,歸來時比預計的時間提前了一天,郭汲惦記著與小孩的約定,便決定與隨行人員暫不入城,在郊外尋得一個山野小亭,歇息起來。那時正值深秋,晝夜溫差較大,山林之中霜寒露重,郭汲便叫隨從撿拾柴火取暖御寒,圍坐著生起的篝火,隨從師爺顯得有些不解地問:「老爺,天氣寒冷,還是早點回去吧,萬一感染風寒可就得不償失了!」郭汲鄭重地告誡到:「君子言出必行,一諾千金,怎可言而無信!」

旭日又冉冉昇起,陽光斜照著絢爛的美稷城郊,一群孩童早早騎著竹馬在那里嬉戲,正七嘴八舌地討論著他們敬愛的郭爺爺。一小孩舉手遮了遮眼睛上方的陽光,向遠處眺望。正在這時,遠處官道上已隱隱塵土飛揚,馬蹄聲漸漸清晰,郭汲與隨從騎著駿馬已風馳而至,數百孩童不禁為之歡聲鼓舞。

後來,郭汲以太守之尊,守信於孩童,夜宿山野小亭的事,傳到光武帝那里,光武帝十分欽佩他的德行,稱贊他為「信之至矣」。也有人評說,郭汲能於小事上這樣守信,那他布施大信於天下也就可以知道了,所以才能成就偉大的功業,可令盜賊土匪紛紛自首,可使百姓愛戴稱頌。

晚年,郭汲老病,榮歸故里,光武帝賜封為太中大夫,并賞賜了很多田宅錢糧,然而郭汲也都分贈給了宗親族人。郭汲享年八十六歲,光武帝親自悼唁,賜給了他墓地。其守信的故事也世代流傳。

大方廣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 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