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會 感 恩
從來沒有一所特別的學校開設感恩課,可是作為自然的人和社會的人,我們受到的恩惠實在是太多了。父母給我們以生命,歷盡艱辛養育我們,給我們以呵護和溫暖,使我們得以成長,當然應該感謝。歷史先人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成為我們思想和精神發展的沃土,應該感謝。革命前輩浴血奮戰,創建了我們的共和國,應該感謝。照耀著璀璨的燈光,享受著清涼的空調,不是應該感謝那些在黑暗的、令人呼吸不暢的礦井里勞動的煤礦工人和高溫車間里的電廠工人嗎?每每看到煤礦發生事故的報道,我就會痛心地想到,煤礦工人不僅用勞動的汗水,而且是用鮮血和生命為人們送來光明和溫暖。
這些應該感謝的人,列舉下去,可以是無窮盡的。擴大一些,在自然界里不也應該感謝光輝的太陽,和煦的微風,溫潤的細雨嗎?
涓滴之恩,涌泉相報。知恩圖報是順理成章的事。深圳歌手叢飛,因為青少年時接受過別人的幫助,他的報答,是幫助了貴州山區一百多位貧困學生,使他們完成學業,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孩子們自己和他們的家庭也因此改變了命運。這些被救助的孩子,理應感謝叢飛。但是,其中也有一位大學畢業在深圳工作的被救助者,竟然說他每月只有三四千元的收入,無法報答這位病魔纏身,債務纏身的善良歌手。
像這樣不知感謝為何物的人不是絕無僅有。有些人不僅不感謝父母,反而埋怨父母為什麼不是高官,不是巨賈,沒有給他帶來權力和財富。西方有人為面貌丑陋而起訴自己的父母,也算把恩將仇報演繹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曾經從報紙上看到,一位官員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過一句非常意味深長的話。記者的問話里隱含著指他相貌平平,會不會影響工作的意思,他回答說:『關於這一點,我的母親有不同的看法。』回答不僅機智,而且非常叡智、深刻。都說『兒不嫌母丑』,實際上是『母不嫌兒丑』。母愛的博大,確是三春之暉;子女的回報,不過是一滴水。但是在父母眼中,子女的涓滴之報,都是陽光,都是涌泉。一位先生在外漂泊十年,回家見到白發蒼蒼的母親,他愧疚於十年沒有伺親,卻讓母親有許多牽掛。懷著這樣的心情,他問母親對他有什麼要求。母親想了想,說讓兒子陪她到街上走走。到了街上,遇到認識的人,母親就含笑向人家介紹:『這是我的兒子。』說這話的時候,臉上洋溢著滿足以至驕傲的神情。不久兒子又回到工作崗位,仍是很少有探親的機會。幾年以後母親去世了,兒子所能報答母親的,似乎只有那一次讓母親得到的些許滿足。
施恩不望報,但受賜者卻不應該忘記。北京曾經從山西和河北調水,而這兩個省都是缺水地區,尤其是山西北部。我曾去過那一帶,由於缺水,那里的莊稼長得稀稀落落。同樣因為缺水,那里的樹很難長大,被稱為『小老樹』。從那樣乾渴的土地上向北京調水,而且一調就是幾千萬立方米,這真該使我們生活在北京的人震憾。那些地區的人對我們有什麼要求呢?很可能什麼要求也沒有,支援首都嘛,理所應當。也許,希望來到京城的時候,少看到一點來自某些人的鄙夷目光,少聽到一些來自某些人的輕蔑語調。
在我們感恩的清單上,還不應該忘記我們的老師。每個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人,我們的成長年輪里都有從啟蒙老師到專業導師刻下的痕跡。尤其是少年時代以前的老師,不僅教給我們知識,還給予我們關懷、溫暖和期望。那些在清貧中堅守著的仁者智者,他們的一代又一代學生走向大城市,走向大洋彼岸,走向知識的金字塔尖,成為社會的精英分子;而他們一如當初站在三尺講壇,默默無聞,只是每當我們回望時會看到老師們的發際間又多了幾縷白發。
施恩者所以不望報,在於他們自認只是履行應盡的責任,應盡的義務,應做的奉獻;不是放債,不計算利息,投桃并不要報李。受到恩惠的人所以要感恩,是為了懂得親人、社會、國家為我們做了多少。有了感恩的心情,我們即使遭受挫折,感覺到我們受到某些不公正的待遇,碰到一些無法逾越的障礙,也不會怨恨失望,更不會自暴自棄。
感恩,不是壓力,不是桎梏,更不是債務負擔,而是催人向上的動力。學會感恩吧!我們從父母和師長那里學會感恩,我們還要教給我們的孩子學會感恩。在感恩的心情中,我們定將成為更健康、更完整、更完美的人。
(文/丁宏)
本文摘自《參考消息北京參考》
2005年8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