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喜歡,想想可以不可以?

善果端賴智慧力,方圓豈能無規矩。恣意而行必遭苦,縱容養奸恨有余


孩子們:

  古人說:「無規不能成圓,無矩不能成方。」規與矩,就是畫好方圓的最佳利器,它的重要性,就像比賽的規則一樣,一場毫無規范的競賽,誰又會相信結果的公平性呢?

  很多人一提到規矩,就會覺得很煩,認為它像繩子,把人捆得緊緊地,又像監牢一般,令人不得自由自在。參加啟蒙班後,有些同學,覺得班里的規矩很多,好似綁手綁腳,處處不得任性而為,這讓人想起時下新新人類嘴上常掛的一句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讓我們平心靜氣地想想,是不是我們喜歡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做呢?

  有一個午後,天氣熱得不得了,小強爬上村里唯一的大榕樹上,準備享受一下清涼。這時,剛好一位過路的旅人來到樹下休息,頑皮的小強可逮到機會捉弄人了,只見小強悄悄折斷樹枝,丟在旅人頭上,這位行人,摸了摸頭抬頭看看小強,又繼續趕路。

  隔了不久,來了一位老員外,小強也依樣畫葫蘆。慈祥的員外,不僅沒有責備他,臨行前,還拿了幾個銅錢給小強,叫他到別的地方玩。老員外走了之後,樹下又來了一位前科累累的江洋大盜,小強心想:「作弄人還有錢拿,這次可得拿大的。」於是挑了個大樹枝用力丟下去,只見大盜縱身一跳,由樹上抓下小強,重重一拳打去,小強就此一命嗚呼,在臨死之前,小強還滿心困惑:「為什麼同樣是丟樹枝,卻得到如此不同的果報呢?」

  故事中的小強,無聊地拿樹枝作弄人,又好玩,又刺激,他當然樂此不疲,但是,他忘了這個游戲的背後有一個承受者,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樂意參與呢?旅人的悶不吭聲,并不表示他歡喜,老員外的和氣,并不代表他毫無異議,面對這樣凄慘的結果,誰該負最大的責任呢?

  • 第一、我們可以說,小強的任性無知,是禍事的源頭。只顧自己喜好,全不體會別人的感受,這種觀念,遲早一定會出事,而且一錯再錯,至死不悟,實在可惜。我們當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喜歡的,別人都要照單全收?呼嘯而過的飆車,震耳欲聾的音響,徹夜不眠的青春,任意揮灑的自由,往往換得無盡的遺憾,值得三思。
  • 第二、善良的旅人,若能適切地告知小強行為的錯誤,或者老員外能善巧方便訓斥其非,這個悲劇或許不會發生,但一念姑息,反鑄大錯,愛之,適足以害之,縱容溺愛之害,可見一斑。我們要體會,父母、師長諄諄訓勉的規范,正是讓我們免於迷失、作惡的最後底線,跨越了它,危險、禍事便紛至沓來了。
  • 第三、江洋大盜的駭人行徑,當然犯法,如果能換作薄懲訓誡,使小強知錯離開,豈非功德一件?深究強盜一貫的處事態度,不難得知他從小因為沒有是非的約束、規矩的磨練,熏染既成,一切依情緒、喜好做主,想如何,便如何,恣意而行,不計後果,下場可想而知了。
  孔子曾自述其「……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圣人一生勤謹修持,也到七十之齡才敢自許不踰矩,我們又怎能放下規矩,恣意而為呢?須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今日種下微細惡因,將來得收千萬惡果,實在劃不來啊!從今以後,愿大家能日省吾身、規矩行事,切莫無知妄作。若逢他人勸諫,當感恩以報,立即改過,或許,更多的危難都在無形中,消失無蹝,而進德修業,也能日起有功。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