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聲><會意>字
小篆讓(讓):從言,襄聲,本義作「相責讓」解(見《說文解字》許慎著),乃以言相詰責之意,故從言。又以襄本作「解衣而耕」解,讓責人者,盡言如解衣,故讓從襄聲。
其義有:
1. 謙遜曰讓。例如《禮記•大學》:「一家讓,一國興讓」。
2. 違失曰讓。例如《史記•項羽本紀》:「『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
讓』;注:『小讓,細微之遺失也。』」
3. 責曰讓;責罰、遣責之稱。例如《史記•魯世家》:「『魯人以為讓』;
索隱:『讓猶責也。』」
4. 辭。例如《屈原•九章》:「『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注:『讓,辭
也。』」
5. 拒;抗拒。例如王勃《上劉右相書》:「嵩衡不拒細壤,故能崇其峻;江
海不讓纖流,所以存其廣。」
6. 遜;遜讓之;應受而推卻之。例如《禮記•樂記》:「見利而讓,義
也。」
7. 退讓;後退而不爭。例如《孔子家語•好生》:「入其境,則耕者讓畔,
行者讓路;入其朝,則士讓於大夫,大夫讓於卿。」
處世不難,難在與人謙讓;學習不難,難在不能謙卑持久。
一個謙讓之人,處處受人歡迎,其高尚的德行風范,也能深入人心,留傳千古。孔夫子的溫良恭儉讓,讓人如沐春風;孔融四歲讓梨,家喻戶曉;六尺巷的故事,更讓人津津樂道。
康熙時期,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其家人因與鄰居吳家土地發生了激烈爭執,於是飛書京城,讓張英打招呼「擺平」吳家。然而,張英收到書信後,卻回給家人一首詩,詩曰:
「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見書,即起慚愧心,馬上退讓三尺,卸下垣墻。鄰居吳氏見對方退讓,也受感動,同樣退地三尺。因此,兩家院墻間便有一條寬六尺的巷子,六尺巷便由此而來。
自古以來,謙讓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德。《孟子》有曰「辭讓之心,禮之端也。」上自天子以至庶民,人人謙讓,則社會安定,秩序井然;「堯以天下讓舜」,則百姓和樂幸福;「泰伯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泰伯之讓,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故天子之讓,能讓出國泰民安,河清海宴。
《尚書•周官》云:「推賢讓能,庶官乃和。」能讓位給賢能之士,上下自然一片和睦。此讓,不僅讓出了官民間的和樂,更讓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為政通人和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這樣的恢宏氣度,成就賢達,才真不愧為謙謙君子的風范。
「廉讓生而爭訟息」,爭訟,往往起自爭執不下,誰能心生不貪,廉讓心一起,則自然可以平息一切爭訟。故諺云:「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雖然,包容忍讓極其不易,但忍過就好,它不但能平息風波,使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更能趨吉避兇,令生活吉祥如意。反之,若不能謙讓,則有「分爭者不勝其禍」之險,小則傷和氣,重則導致家破人亡,故不得不慎。又曰「辭讓者不失其福」,能辭讓者,不與人爭執,自然與人安寧,所謂平安即是福,自然不失其福。
「以富為是者,不能讓祿;以顯為是者,不能讓名。」此是不讓之惡習。因為喜好富顯,就不能讓祿、讓名,甚至為追求富貴、名利,投機取巧,做下違背道德、違法亂紀之事,到頭來,苦的仍是自己。而執著於自己所愛,不肯讓與他人,自身也會被這些名利束縛,得不到自在快樂。人生富貴名利,猶如過眼云煙,適時的放下,才能得永恒的自在。
禮讓為德,但不該讓時,卻需當仁不讓。正是「不讓古人是謂有志」;夫子也言:「當仁不讓於師」;《孟子》亦曰:「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當今之世,除了我還有哪一個呢?遇到該做的事,就必須勇往直前,決不退讓,這需要敢於擔當,具大心量與大氣魄者方能為之。此時若一再退讓,意志不堅,或猶豫不決,畏懼膽怯,反而錯失良機!
受了職位,無需刻意推讓。東晉康帝時之王述,為征虜將軍,進都督揚州,後又遷為散騎常侍、尚書令。但王述每受職時從不虛讓,如果有推辭,則一定是不接受。在他接受職務時,其子王坦之認為父親應當辭讓一下。王述卻說,既然勝任,為什麼又要讓呢?當有能力去承擔責任的時候,的確要勇於承擔,此是「受不虛讓。」
禮讓、謙讓,是人生所必學,終身行讓,不與人爭,則能護佑一生平安吉祥,是我們修身養德的崇高顯現;而當仁不讓,則是行義、勇氣與魄力的體現,也是人生所必行。明乎此,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成就一番事業,將不遠矣!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