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每周一字

 

 

 

(會意)(形聲)

小篆勞:从力从熒省,(省熒下火)冖作「屋」解,熒謂屋下燈燭之光;如火光燭屋時,人咸盡力之所及以撲滅灌救,此種奮力以赴的積極動作為勞,故其義本作「劇」解,(見說文許箸)乃勤苦任事不已之意。

【音】牢 Láo 平聲。

【義】:

『名』

(一)功曰勞,事功之稱。例:勞績、功勞、苦勞。

(二)勞力曰勞。例《論•為政》:「有事弟子服其勞」。

(三)憂曰勞。例《曹丕•與吳質書》:「書疏往返,未足解其勞結。」

(四)姓。其先居東海勞山,因山為氏;一說其先為勞民勤相之官,子

孫以父祖職稱為氏,望出渤海松陽。

『動』

(一)勤,動作不休。例 ①《國語•越》:「勞而不矜其功。」

②《孟•滕文公》:「或勞心或勞力。」

(二)苦,懷念不已。例《詩•邶風》:「之子于歸,遠送于南;瞻望

不及,實勞我心。」

(三)伐其功。例《左•昭五年》:「叔孫昭子之不勞,不可能也!」

(四)勞動。例《管•小匡》:「犧牲不勞,則牛馬育。」

(五)病。例《淮南•精神》:「好憎者使人之心勞。」

(六)煩;瀆。例:勞步,勞神,勞駕。

『形』

(一)辛勞的。例《詩?小雅》:「勞人草草。」

【音】澇Lào 去聲

【義】:

『動』

(一)慰,慰問。例《禮?曲禮》:「君勞之則拜。」《禮?月令》:

「勞農勸民。」

(二)安,安適。例《詩?大雅》:「豈弟君子,神所勞矣。」

 

「勞」 字,在《說文許箸》中意為奮力以赴的積極動作,乃勤苦任事不已之意。「勞」由「力、冖、炏」三部分組成,從造字結構上,我們也不難體察到先祖們耐人尋味的深意,「力」代表勤做、力量,「冖」為房屋,喻表生活,「炏」代表溫暖,光明,希望。一個「勞」字就是一則人生智慧的總結,語意深遠,充滿教化意義,它告訴我們,通過辛勤勞作,生活就充滿光明,充滿希望。

先哲在《大學》中這樣說道:「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一智語的深刻意義,就涵藏在祖祖輩輩勤作不息的歷史里。「勞」即是物之本末,「勞」需有始有終。在日復一日的勞動中,人類得以一步一步邁向文明,得以學會如何與人,與天地萬物和睦相處,并學會從大自然中汲取人生智慧,也在自己真誠而勤懇的付出中,收獲一份生命的豐收,實現為人的價值。從這層意義上看,這份由「勞」導引我們逐漸領悟的生命本然,實乃「近道矣」。

「勞」從外在形式上,可分為勞心和勞力兩種表現形式,其實這只是一種簡化性的拆分,因為事實上沒有絕對的勞心,也沒有絕對的勞力。凡一件事務的開始,豫則能立,在這一過程當中就一定有分工合作,盡己所能,各司其職。或規劃統籌,或身體力行,如此才得以讓一件事情由始到終地落實完整。然而無論何者,任何一次勞作都是心與力的結合,無非是因為各自能力的不同,體現的最終作用和效果或有不同。立足于生命意義的最終圓滿,其實無有高下之分。

然而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同樣是勞動,有的人會越做越有力量,越做越歡喜,安生樂業。有的人則愁眉苦臉,怨聲載道,越做越悲觀,乃至病苦纏身。這說明勞動的心態是很重要的。於此,我們可延伸到,當身體處於勞作運動時,我們的內在心境如何定位,是直接關乎「勞」的最終效果的。

回憶我們的先祖,有很多關於勞動的動人傳說,給我們帶來深深的啟發。上古先王大舜就是這樣一位勞動的楷模,「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只要舜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在制作陶器時,也能帶動周圍的人們,認真從事,精益求精,加工出好的產品。無論舜到哪里,人們都愿意追隨他,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最後終成彪炳千秋的一代帝王。

誠然,舜在其披星戴月,兀兀窮年的開荒歲月里,一定很辛苦很勞累,但是讓我們感受更多的是他的歡喜和成功。他帶領人們勞作,變荒野為良田;帶領大家自給自足,衣食無憂。此刻他心里裝的是天下蒼生,民生大計,而不是身體的疲憊。這股背負蒼生疾苦的強大動力,以及內心不滅的希望,勢必將軀體打造成一個身心強健的勞動榜樣,喚出一身的活力和對生命的滿腔熱情。這股深藏內心的力量就是一份大愛,一份無私的奉獻,而這恰恰是勞動最樸實最本真,最符合自然之道的狀態。

雖然我們不可能個個有君王的使命,但是勞動改造生活,改造命運,卻是能真實不虛地體現在生活當中。尤其「勞作是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更說明了勞作不僅可以得福,又可以服務人群,受人敬重,我們更應該摒棄好逸惡勞的習性,更進一步的透過習勞去體會感恩的意境。

或許有人對一塵一掃,一水一擔的勞作不屑一顧,但若能深體其趣,其實是有許多的人生哲理涵藏其中。「勞」的同時也是在凈化我們的內心,磨練心性。尤其在為大家創造乾凈環境的過程中,彎著腰能屈能伸,不僅培養起自己的謙卑心和定力,更培養了一份對勞動的尊重,和對勞動付出者的感恩。把體力的付出,升華成內心世界里豐收的碩果。「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在艱辛的付出過程里,讓汗水沖洗自己的心靈,去除心地上的塵埃,換來身心的輕松,更換來一份對成敗得失的徹底釋然,從而逐步踏上證得人生究竟智慧的成功之路。看似平常的勞動,如同一個點亮心燈的過程,暗藏妙理玄機。

「勞」有著這般不可思議的力量。那是不是勞動就一定與勞累相隨呢?答案是否定的。一位智者曾這麼說過,勞動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是一件充滿藝術的事情,是一門學問,亦是一種培養耐心的好方法,勞動中獲得的智慧,受益終身。

勞動時可以充分運籌帷幄,合理安排時間,無論勞心或勞力,我們都可以試著去充分體會勞動的真趣,沉浸在勞動的喜悅中,去挑戰自我,開發人的無窮潛能。例如洗衣時,不妨試試一邊用手搓衣服,一邊丹田蓄氣練習美聲,甚至將太極的放松拉筋運動,也融合進洗衣服的動作里。或是在勞作的動態之中,學習如何讓自己的心靜定下來,讓「心」這位統帥三軍的將領,始終輕松自在,游刃有余。

一次勞作下來,如同去了健身房,如同上了音樂課,如同練了太極拳,如同修了禪定,更如同從生命的賽跑中勝出。如此這般的勞作,又怎麼會枯燥乏味,怎麼會疲憊不堪呢?由此可見,勞動的興趣,我們不難在生活中慢慢地培養起來。其實在勞動的世界里,充滿了生活的藝術,勞動的藝術,勞動者的大智慧。

一位對勞動飽有熱忱的人,必定是健康快樂的,充滿愛心的。因為勞動的原點就是愛,以愛為原點,任何的付出,都會輻射出強大的感染力,激勵著自己,也鼓舞著周圍的人們,鼓舞著大家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狀態。

然而遺憾的是,時至今日,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很多人卻開始顛倒了對「勞」的認知,忽視了「勞」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怕苦怕累怕付出,更有甚者視「勞」為低賤而嗤之以鼻。即便是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都懶得去動手。在工作中拈輕怕重,逃避敷衍勞動,妄求不勞而獲。甚至耗在先輩們通過艱辛勞作打下的基業里,享受著勞動的成果,卻無視為人特有的勞動天職,無視勞動的美德,一味地透支著祖輩甚至是別人的耕耘成果,實在是令人痛惜。

素不知這種沒有耐勞心,沒有長遠見識的索取,不但是自身能力的退化,也是極其消損福分的。不愛勞動的人,最後必將一無所有。只有通過自己的勤勞付出,才能珍惜得來不易的收獲,惟有那份踏實有力的付出,才彌足珍貴。所以切身務勞,才能深刻體會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那種勞動所成就的生命輝煌,那種如織錦般裝點人生、如火炬般照亮人生的壯美;也才能在古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遠意境中,體會到那份出世的超然。

「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誠如先輩李大釗先生所言,「沒有勞動的人生,是蒼白毫無意義的,能體現勞動價值的生活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我們由衷感恩,始終在有限的人生中,不遺余力付出勞動,為人們延續著無盡美好的勞動者們,誠祝愿華夏民族勤懇耐勞的優秀美德,得以綿延千秋萬世。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