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意><形聲>字
小篆寬:從·、莧聲,本義作「屋寬大」解(見《說文解字》許慎著),故從·。又以莧音桓,從免足,苜聲,為細角之山羊,性喜寬野,今有室足以容莧,可見其寬廣,故寬從莧聲。
其義有:
1. 仁厚曰寬。例如《左傳·昭廿年》:「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
2. 大而有容曰寬。例如《易經·乾》:「君子……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3. 姓。明有寬徹,洪武進士,曾使西域,望出漢陽。
4. 動詞,宥,原宥。例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鄙賤之人,不圖將軍寬之至此也。」
5. 愛,愛惜。例如《禮記·表記》:「以德報怨,則寬身之仁也。」
6. 遠,(去聲)離去。例如《國語·周》:「以恭給事,則寬於死。」
7. 馳,放寬。例如《國語·吳》:「修令寬刑,施民所欲,去民所惡」。
8. 延,展緩。例如《雜纂新錄·不相宜》:「償久欠屢請寬期。」
9. 解,解脫。例如:寬衣。
10. 大而有容貌。例如《隋書·虞季才傳》:「局量寬弘。」
11. 舒緩不迫切。例如《史記·韓非列傳》:「寬則寵名譽之人,爭則用介胄之士。」
12. 闊,廣闊。例如《後漢書·劉般傳》:「府寺寬敞。」
13. 器度大。例如《論語·陽貨》:「寬則得眾。」
14. 松,有余。例如韓愈《答崔斯立書》:「耕寬閑之野」
15. 安,安適。例如《俗語典》:「妻賢夫禍少,子孝母心寬。」
寬者,永遠能容。厚者,恒久不薄。
人生諸多時候,因為心地不寬,所以常感難有容身之地。因此,會感到痛苦、失望,甚至感到人生處處有障礙。
其實,我們假如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生,看宇宙,看周遭及大自然,我們會驚愕的發現到,就因為我們的心地不寬,才有設限,因此窒礙難行;就因為我們的視野短淺,所以看不到遠方,見不著上下四方,因而做錯,或判斷失誤。所以寬廣的胸懷,開闊的眼界,可以幫助我們更大的視野來看這繽紛的世界,可以免去受困,跳脫局限。
人與人相處,貴在坦然。然而,我們卻也發現,人生難得有知音,或者發現自己的人際關系越來越窄小,心態越發難以容人,此刻,回首一照,才猛然驚覺到自己待人太嚴苛,讓人不敢親近,故阻礙了與人良好的互動。因此,不能寬以待人,朋友則將漸漸離去,嚴厲苛責,則處處充滿荊棘;處上者若不能寬而肅,嚴而溫,直而仁,也難以服眾。故古人常道:「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心地寬厚,才能處眾容眾得眾。
「事非經過不知難」,事後批評容易,若非經歷其中者,誠難以理解當下之難,而其苦境、漚心瀝血的操勞均非一般人所能體會。故處事當中,也需量人所難處,尤其是必需體察當下的迫切與環境的惡劣性。所以,學習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是人生第一大學問。故,在責人之前,當需捫心自問,要我是當事者,將何以堪?在處事的學問中,我們越宜更多的涵養寬恕胸懷,才能相互成就,更加開闊彼此的氣度與心量。
舉目方知宇宙寬,當我們站在高遠處,或眺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就會真實感受到宇宙的寬大,而覺察自己的渺小。此刻,再有大的懮煩,也將隨著藍天大海的寬闊而化為云煙。所以,心寬不貯愁,每天若能抬頭仰望著那寬廣的天空,或凝望著那美麗的夜晚,或一輪明月,或繁星點點,佇立其中,靜靜的思,緩緩的想,這氣象萬千的大自然,那麼宏觀的宇宙,就在身邊、就在眼前,省思著與自己的對比,就會看見自己的胸懷,原來是那般的窄小,故古人常說:「量大福大。」觸目所及,我們的周遭,無一不是學處,無一不是覆在廣闊的天地下,眼前的宇宙,其實,就是我們開拓胸懷最好的學習榜樣。
人生的道路,有崎嶇、有蜿蜒,有寬廣、有窒礙,但沿途的風光我們都能飽覽無遺,身歷其境,才知這條風景線原來還是自己所打造出來的,但無論這條路是如何的艱辛才筑成,都要珍愛這條值得回憶的道路,因為它代表我們一路的成長。
明天的道路能否更開闊筆直,就存乎於我們的心量、我們的器度。把握「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心境,則人間處處能寬容,創造美麗的明天,其實就在我們的心田間!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