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澗流泉

 

重林復嶂圖   

清 王昱  

立軸 紙本 設色 縱 91.3厘米 橫 51.8厘米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重林復嶂圖》是中國清代畫家王昱的國畫作品。王昱,生卒年不詳,字日初,號東莊老人,又號云槎山人,江蘇太倉人。與清代畫家王玖、王宸、王愫合稱「小四王」。東莊老人師承婁東「四王」一脈,喜山水,其畫淡而不薄,疏而有致,筆意在倪瓚、方從義之間。傳世作品有雍正五年(1727)《浮巒暖翠圖》軸(現藏首都博物館);乾隆四年(1739)為程阜山所作《山水圖》軸(藏上海博物館);十五年作《春色滿山圖》軸(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楓林秋色圖》軸(藏中國美術館);《煙靄沙丘圖》軸(藏四川省博物館)。著有《東莊論畫》。

王昱所畫山水疏密有致,筆法沈著。他的此幅《重林復嶂圖》軸為雍正丙午年間(公元1726年)所作。畫中巨石巉巖突兀嶙峋,遠端山巒復嶂,怪石險峻,峰與峰之間云煙彌漫形成一片朦朧景象,兼有幾座樓閣掩於霧靄間。山石以乾筆皴擦,苔點密集。云氣以淡墨渲染,設色絢爛古雅,用赭石、汁綠、花青層層混染,畫面顯得十分渾厚深沈。中景山坳中三瀑并掛,氣勢頗壯,飛瀉入松間清溪,其間夾雜碎石,泉聲作響似在耳畔。坡左腳茅舍儼然,周圍林木繁盛,坡下幾株青松虯髯佇立,一派恬適閑靜氣象。畫的右方有一木橋架於兩山之間,橋下溪泉從中流過,如果切身從橋上經過,置身重嶺之中,那自然之氣息無疑會滌蕩身心,頓生結廬在人境之想。

此畫為豎構圖,右上有自題詩一首「峰回壑轉拱天都,下有喬柯結·區,要識水窮云地起,清流不盡入平無。」鈐蓋朱文圓印「昱印」,另有朱印「日初」,起首白文印「積鐵」。壓角鈐朱文印「抱谷看鶴去,枕石待云歸」和白文印「醉歌田設酒,笑讀古人書」。
 

*-*-*-*-*-*-*-*-*-*-*-*-*-*-*-*-*-*

古琴曲:《碧澗流泉》賞析

  古琴曲《碧澗流泉》是嶺南琴派重要的傳統曲目之一,相傳由宋代大理學家朱熹所作,它與其他版本所輯載的《石上流泉》相近,但從旋律到演奏手法,兩者又有很大的區別。當代琴家的演奏,基本沿襲了自清代以來的傳統節奏和表現手法。

《碧澗流泉》出自《古岡遺譜》,「古岡」即古代岡州(今廣東新會,清時改今名)。據傳南宋末年,金元入侵中原,宋朝皇室被迫從臨安(今杭州)南遷福州,最後遷到岡州,1279年,岡州被破,丞相陸秀夫背負少帝趙昺在崖門投海而歿,從而結束了宋朝歷史。相傳《古岡遺譜》就是當時遺留下來的古琴譜。清道光年間,廣東新會人黃景星(?-1842)編輯了《悟雪山房琴譜》,共收集有琴曲50首,其中大部分來自《古岡遺譜》。《碧澗流泉》就是其中的一首。

該曲為三段體(A.B.A)結構,全曲原分六段加一尾聲共七部分,表現了山林幽澗,一派碧綠,流泉泠泠;急峻時,嘈嘈切切,首尾響應,意趣盎然,素有《小流水》之稱。

通常,古琴曲往往從緩慢渾厚的散意或清脆明亮的泛音開始,而《碧澗流泉》則從第一弦十三徽以外以沈實的按音開始,以大幅度的揉弦和二度不協和音引出,然後自下而上、上而下發展,交替回旋,表現了在那千姿百態的奇峰異石之間,暴發出一股股清澈的泉水,涓涓細流,時急時緩。

樂曲的第二、三段,旋律逐漸向上,并多次運用虛掩手法,跌宕起伏,曲折盤旋。第四段是一段小快板,旋律在琴下準低音樂反復出現,變調移位,虛實相映,并多次出現強弱倒置的切分效果,像激流沖擊著巖石,使人們仿佛置身於山水之間,情飛志揚,心曠神怡。這一段為樂曲的精華,又是全曲的高潮部分。第五段是主題再現,進一步把樂曲推向新高潮,加強了樂曲的表現效果。第六段樂曲又逐漸恢復了平靜,象徵峰回路轉,但感情更深厚而充沛,表現上將節奏拉長,意境開闊。尾聲則在清脆明亮的泛音中引人進入余音繞梁,意味無窮的境界中。

閉目靜聽,奇峰怪石之間,一股清泉涓涓而下,平緩處流泉泠泠,急遽時萬壑爭流。山林幽澗的優美景致在音韻中流淌,不禁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靜謐肅穆之感。清越的琴聲,使人們仿佛置身於山水之中,聽之便覺悠然意遠。忙碌了一天之後,不妨潛心靜坐,讓躁動喧囂的心靈在「碧澗隨高下,流泉自淺深」的清幽意蘊之中,回復平靜安然。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返回>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