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的安頓
 
                  
                      	我們有許多焦慮和內心的掙扎,都是源自過度忙碌的心靈。
 
					
                      	  心若不安,生活就形成對生命的懲罰、作弄與煎熬。
 
					
                      	煩惱就像嬰兒一樣,有人照顧就越長越大。  
					
                      	量才適性,終身不憂;取璞守真,終身不悔。  
					
                      	謙虛和內心的安寧是攜手同行的。
 
					
                      	一個人如果拒絕獨處的慰藉,那麼他便不會有最充實的內在生活。
 
					
                      	我們用獨處來幫助增長正念,而不是為了隔離或逃避。
 
					
                      	無奈和焦慮不安,其原因是缺乏正確的人生信念。
 
					
                      	解除心中之飢渴,不要只是啜飲漂浮於生命湖面的雜草,它只含有 
					
                       
					
						少量的水分;移開浮面的雜草,底下存有無盡的水源可以解除你靈性 
					
                       
					
						上的渴求。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
 
					
                      	信仰令人強壯,疑慮削弱精力,因為信仰本身就是力量。
 
					
                      	把石頭丟進大河,河水並不受到影響。有信仰的人,若因別人的惡評 
					
                       
					
						 而心亂,他就不是大河,而只是水塘。
 
					
                      	當懼怕來敲你心中的大門時,就讓樂觀的信仰去開門吧!
 
					
                      	迷信和無知是覺知事物本然(真理)的巨大障礙。
 
					
                      	迷信的人表示他在人格層面上發生了問題;拒絕信仰的人表示其 
					
                        
					
						對人生的無知。
 
					
                      	信仰——如實的接受生命的本身。
 
					
                      	盲目的迷信上帝是自我可憐的慰藉,在解脫道上產生不了幫助。
 
					
                      	沒有欲望的人,永遠是自由的。
 
					
                      	一旦做成決定,也計劃好如何執行,就應完全捨棄對結果的擔憂。
 
					
                      	行為不正之人,看起來生活似乎過得滿安逸,而純良的人,似乎 
					
                       
					
						是過著非常悲苦的生活,但這都只是表面的看法。事實上,前者往往 
					
                       
					
						為一點點的小事而心憂,後者則內心常常是平靜。
 
					
                      	靈魂的必需品是不用錢買的。
 
					
                      	清閑無事,坐臥隨心,雖淡飯粗衣,自然有一段佳趣。紛擾不寧, 
					
                        
					
						憂患纏身,雖錦袍玉食,只覺得萬般愁苦。
 
					
                      	人對生死大義有所瞭解,就能活出莊嚴的人生;對信仰有所體認, 
					
                        
					
						就能活出希望。
 
					
                      	生命就像是失去首尾兩頁的稿件,努力找尋這些失落的頁數者, 
					
                        
					
						稱為修行人。
 
					
                      	如果無法不畏艱險地尋求真理,怎能稱之為完整的人生?
 
					
                      	有信仰的人最富貴,具道德的人最安樂,肯修行的人最安心, 
					
                        
					
						有智慧的人最可敬。
 
                  
                    
                  	——敬摘自《茅棚語錄》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