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子以細行律身,不以細行取人。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
【譯文】
君子在小事上嚴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來苛求別人。

【原文】
眾力并,則萬鈞不足舉也;群智用,則庶績不足康也。
(晉·葛洪《抱樸子·務正》)
【譯文】
眾多的力量合并在一起,再重的東西也不難舉起;充分發揮眾多人才的智慧,各項事業的興辦,都不在話下。

【原文】
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宋·蘇軾《賈誼論》)
【譯文】
一個有才能的人追求的目標遠大,就必須有所等待;要乾的事業偉大,就必須有所忍耐。

【原文】
略以倉卒制,其略不可久;功以僥幸成,其功不可繼。
(宋·陳亮《酌古論·光武》)
【譯文】
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制定的策略,這種策略不可能長久施行;僥幸得到的成功,這種事功不可能延續下去。

【原文】
圣人救世之心雖切,然得做便做,做不得便休。
(《朱子語類》卷一四)
【譯文】
圣人拯救天下的心情雖然急切,然而在實踐中,只有行得通的事才做,行不通的事則不做。

【原文】
言多變則不信,令頻改則難從。
(宋·歐陽修《準詔言事上書》)
【譯文】
話語屢次變化,就不能取信於人;政令頻繁改動,人民就難以適從。

【原文】
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
(宋·程頤《代呂公著應詔上神宗皇帝》)
【譯文】
從政的道理、規律,在於以順民心順民意為根本。

【原文】
為治者不至多言。顧力行何如耳!
(《資治通鑒·漢紀九》)
【譯文】
施政的人不在於多說話,主要看他實際事做得怎麼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