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言不在多,在於當理;施不在豐,期於救乏。
(《孔叢子·連叢子下》)
【譯文】
言語不在多,在於說得合乎情理;施與不在豐厚,只望能幫助人解決困難。

【原文】
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從事焉。
(《墨子·公孟》)
【譯文】
有智慧的人必先衡量自己的力量所能達到什麼程度,然後才去做事。強調量力而行。

【原文】
可而不為,殆。
(《管子·法法》)
【譯文】
事可做而不做,要失敗。

【原文】
貴輕重,慎權衡。
(《史記·管晏列傳》)
【譯文】
重視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審慎地權衡得失利弊。

【原文】
謀貴眾,斷貴獨。
(宋·辛棄疾《美芹十論·自治第四》)
【譯文】
計議事情貴在人多,決定事情貴在獨立決斷。

【原文】
人才難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
(清·梁佩蘭《金臺吟》詩)
【譯文】
有才能的人難以得到而又容易失去,做君主的不能不清楚這一點。

【原文】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論語·衛靈公》)
【譯文】
君子不只憑某人說幾句正確的話就提拔他,也不憑對某人的印象就摒棄他的正確言論。

【原文】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禮記·大學》)
【譯文】
發現了人才卻不舉薦,即使舉薦了又不先任用,這是在輕慢人才;遇上不好的人卻不罷黜,即使罷黜又不把他驅逐到遠地去,這也是過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