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叹为观止
				
                【发音】 tàn wéi guān zhǐ                
  
              
                【释义】                
              
                 叹:赞叹;止,尽头,不可复加。观止:看到了止境。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令人赞叹,是观览的极境,也说「叹观止矣」。 
              
                【语源】 
              
                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故事】 
              
                事出《史记•吴太伯世家》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是一位贤明仁德、宏览博物的君子。公元前544年,季札奉吴王的命令到鲁国进行访问,表示愿与鲁国结盟世代友好下去。在访问期间,季札请求观赏周天子时的礼乐和舞蹈,鲁国便让乐工为他一一表演。季札精通乐舞,一面欣赏,一面品评。乐工先为他歌咏《周南》、《邶》、《鄘》、  
                  《卫》等乐章,季札盛赞不已。接着又观赏武舞《象箫》、文舞《南龠》、周武王的乐舞《大武》、商汤的乐舞《韶濩》、夏禹的乐舞《大夏》等,他也称美不止。当观赏到虞舜的乐舞《韶箾》时,季札不禁感叹道:「这首乐舞所表现的虞舜的美德真是发挥到极点了!伟大到极点了!就像是天空一样的高广  
                  ,于万事万物无所不覆盖;又像是大地一样的深厚,于万事万物无所不容纳!即便世上再伟大的德行,也无法超过这部歌舞所表现出来的功德了。观赏礼乐,真算是欣赏到最高境界了!欣赏就到此为止吧,即使还有其它的乐舞,我也不敢再观赏了!」鲁国人想不到季札竟能一一点出乐舞的名字,预知鲁国用乐的数量和篇目,恰如其分地对其作出评论。因此,对他非常敬佩。                
              
                成语「叹观止矣」(感叹说看到这里够了,其它的就不必再看了。)就是从季札的话里引申而出。现在一般都说成「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古文观止》一书也是这个意思:看了这本书所选的古文,可以停止看其它古文选集了。 
              
                【示例】 
              
                更佐以乐音灯影,光怪陆离,不可逼视。生抚掌称奇,叹为观止。 
              
                                                  
                ——清•王韬《淞隐漫录•海外壮游》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刘成章 《安塞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