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

 

 

 

人伦之教

 

我国固有的教育精神即在五伦十义,这是古圣先王以至孔子一致注重的人伦教育。虽然现代教育非常发达,尤以科学教育发展最快,成果最丰,也最为现代人所重视,但伦理道德还是应为教育之本。

五伦教育可谓源远流长,如孟子滕文公篇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礼记礼运篇说:「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教育上,一本先王之道,不问君民,平等施教,故对鲁哀公说:「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又对齐景公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诸弟子更是时常以孝弟忠信谆谆教诲。孔门贤哲,以及后世历代鸿儒,无一不是以人伦教育修养自己,同时教化他人。

圣贤虽以五伦施教,但非以五伦诸德惠赠于人,因为每个人天然而有孝弟忠信诸种德行,无需接受惠赠,这是儒家的教育原理,礼记大学所说的「明明德」足以阐明。孟子为使此理更易为人了解,便以良知良能来解释,孟子尽心篇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后来王阳明即依此建立致良知学说。这良知良能虽是人人天然而有,不由学得,但为世俗的恶习所染,以致变为不知不能,因而伦常乘舛,自古有之,到了今天,愈演愈烈,故无论在任何时代,缘须实施伦理教育,启发良知良能。

过去曾有一派学人激烈反对伦理教育,他们以为,在科学时代,道德已不能满足生活需求,唯以科学教育发展科学最为重要。此派学人对于伦理道德可为一无所知,就是他们所说的科学也仅是狭义的科学技术。现代科技为人类所造的福祉当然不容否认,但是这些福祉大都是供给人类的物质享受,至于人文精神方面,如很多心理问题都不是科技所能解决,甚至科技如不植根于伦理道德,则其发展的成绩愈优越,其为奸人利用,来危害人群愈为严重。所以愈在科学时代,愈需伦理教育来解决科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昔日老儒常说:「五伦之中有至善」,这话看似平常,实则有其至理。五伦组织本于家庭的天伦,扩及君臣朋友的道义之儒,便将全国人的上下平等关系联为一体,犹如一个大家庭。在这大家庭中的各个分子,互受熏陶,相观而善,各适其所,各尽其分,民族由此团结,社会由此安和而有秩序,个人由此健全人格,可为进修圣贤大道的基础。这样看来,五伦之中岂非实有至善,五伦教育不仅为现代华夏所必需,亦为世界人类为求共存共荣所必需。

——摘自《儒学简说》 徐醒民教授著

 

 前页后页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