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

 

 

  

晏子故事系列》之十四

正己化人

在晏子辅佐齐灵公时期,齐灵公有一个特别的嗜好,就是喜欢看后宫女子女扮男装,因此,后宫妇女常身穿男子的服饰。然而,这样的装束竟很快流行至宫外,使得全国的女子都竟相效仿,纷纷穿上男装,步行于大街小巷,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齐灵公得知此情形后,非常惊讶,担心此风会盛行不止,于是立刻派遣官吏监督,并明令禁止道:「凡是女子穿着男子服饰的,撕破她的衣服,折断她的腰带。」希望能制止这一风气。

可是,官吏们每日到街上视察,衣服被撕破的人不少。但人人在街上互相对望,个个明知禁令,女子穿着男装的风气却仍屡禁不止。齐灵公为此大伤脑筋,却又想不出办法对治。

这个时候,晏子得知此事,晋见齐灵公,灵公便向晏子请教道:

「寡人派遣官员严禁妇女身穿男装,倘若如此装扮,就撕破她的衣服,折断她的腰带。然而如今,被撕破衣服、折断腰带的为数不少,可此风气竟不能停止,到底是何原由呢?」

晏子回答说:「君上在宫内任凭女子作男子打扮,不加制止,对外却禁止百姓如此装束,这犹如悬挂牛首于国门口,却卖马肉于宫内啊!君上何不先禁止宫内妇女不得穿着男装,则宫外自然就不敢如此了。」

齐灵公一听,恍然大悟,说:「真是很好。」于是下令宫内女子不得再穿男服,结果不出一个月,国内就再没有女扮男装的现象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齐灵公虽明令禁止女着男装,却任由宫内女子做男子打扮,内外不一,怎能让百姓心悦诚服呢?于此,晏子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悬挂牛首于国门口,却卖马肉于宫内。表里不一,内外不相副,自然难以产生好的教化作用。而此句,也在后来被引申为:「挂羊头、卖狗肉。」

因此,欲化人,先正己,正己而后化人。只有自己先端正了,才能让别人端正。倘若说一套做一套,自然没有说服力,纵然采取强制措施,撕裂衣服,折断腰带,也无法制止风气的盛行,这也正是《弟子规》所言的:「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故而,当齐灵公先从宫内整顿起,禁止妇女做男子装束,不出一月,宫外风气自然也就停止了。

进一步思维,此女扮男装的起源,不也正是来自于齐灵公的喜好吗?正因灵公喜欢看女扮男装,宫内女子才身着男服,进而上行下效,延展至宫外竞相效法。此与「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的情形相类似。如此,当齐灵公能制止宫内女扮男装,其实也是对治自己喜欢看男装的习气。当能克除内心嗜好,令宫女不再穿着男装,推广出去,至全国妇人也都不再穿着男装,这也是齐灵公正己化人、化国的一个表现啊!

在我们生活中,父母管教孩子,老师教育学生,也同如此,能够做好示范,上行下效,自然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位小学五年级的老师,在学习传统文化后,便从自己的班级开始落实圣贤教育。每天,他给学生讲两三个德育故事,并以《弟子规》作为班规,如此,学生犯错不等老师讲,就知道错在哪。而每天,这位老师都很早来到学校,读诵《弟子规》、《孝经》。他的学生一进门,本来还拎着早餐准备慢慢吃,看老师已经正襟危坐在读经,学生们立刻走到座位坐好,拿起经书跟着念。平时,老师凡事也都身体力行,见到地上有纸屑,都会随手拾起,丢进废纸筐,如此,学生们见到老师这样以身作则,也都力行《弟子规》,进而,影响了全校师生都来观摩学习。

可见「正己」之后,「化人」是自然而然的,倘若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如先看看自己是否有错,是否「正己」了?能够先反求诸己,反而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也正是《孟子》教我们的:「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上一页\\下一页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