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为政第二》讲要选录
(
五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此章所说的君子小人,是就品德而言。君子是有德之人,小人是无德之人。周比二字,古注或作公私讲,或作义利讲,或作普遍与偏党讲。今依公私讲法。公就是周,私就是比。君子办事,为公,而不为私。平时修养,亦是去其私心,存其公心。此即周而不比。小人办事,为私,而不为公。无事时,心中所想的,也是有私无公。此即比而不周。公是公平正直,私则与此相反。分辨君子与小人,即在公私二字。
此章古注,孔安国说:「忠信为周,阿党为比。」皇《疏》:「周是博遍之法,故谓为忠信。比是亲狎之法,故谓为阿党。」皇《疏》又引孙绰说:「理备故称周,无私故不比。」邢《疏》说,孔注忠信为周,是《国语鲁语》之文。刘氏《正义》引《吕氏春秋达郁篇》注:「阿,曲媚也。」刘氏说:「阿党与忠信相反,正君子小人性情之异。」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学是学习。皇《疏》说是学旧文,其意就是读圣人书。思是研究。包咸说为寻思。罔,包注为「罔然」,皇《疏》另一解释,即是「诬罔」。依包氏说,读书而不寻思书中的义理,则罔然无所得。依皇《疏》说,读圣人书,而不精思其义,以致行用乖僻,此是诬罔圣人之道。罔字之义,包注就学者方面解释,皇《疏》就圣人方面解释,罔字实有这两方面意义,可以合讲。
「思而不学则殆。」何晏注:「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刘氏《正义》说:「殆与怠同。」何注之意,不读书,只凭自己思索,终无所得,徒使人精神疲怠而已。朱子《集注》:「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王念孙《读书杂志》,引《史记扁鹊传》里「拙者疑殆」说:「此殆字,非危殆之殆。殆亦疑也。古人自有复语耳。」王氏又引《公羊传》襄公四年何休注:「殆,疑也。」因而指出《论语为政篇》思而不学则殆的「殆」字,亦作疑字讲。其意是说,思而不学,「无所依据,则疑而不决也。」王氏之子王引之,在其《经义述闻》里,亦以殆作疑讲。他说:「思而不学,则事无征验,疑不能定也。」依王氏说,殆作疑字讲,甚合经义。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攻,治也。古人谓读书为攻书,即学习之义。何晏《集解》:「攻,治也。善道有统,故殊途而同归。异端,不同归者也。」例如学礼学乐,是殊途。但皆归于善道,是为同归。又,圣人讲中道。如《中庸》记载,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孔子亦是讲中道。攻乎异端即是偏执一端,或不能执两用中,则皆有害。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诲女,就是教汝。是知也,即:是智也。其余知字皆作知道讲。孔子呼子路之名曰:我教汝者,汝能知道乎。汝知则说为知,汝不知则说为不知,此是有智者也。
孔子教子路之知,不作知识讲,而是自心本有之知,是为真知。此须经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方能发出。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学干禄。」子张是孔子的弟子。学干禄,就是学求从事政治之意。郑康成注:「弟子,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干,求也。禄,禄位也。」
「子曰」以下,是孔子教子张求禄之道。
「多闻阙疑。」邢《疏》,多闻就是博学。学无止境,虽然博学,仍有不能完全了解之事,此即是疑。有疑可以存而不论,不可妄加论断,是为阙疑。刘氏《正义》阙作空字讲。阙疑就是存疑之意。
「慎言其余,则寡尤。」包咸注:「尤,过也。其余不疑,犹慎言之,则少过。」慎言,是说言语要恰到好处,不可多说,多则不免有失。
「多见阙殆。」包注:「殆,危也。」此危字有不安之意。王引之《经义述闻》:「殆犹疑也。谓所见之事若可疑,则阙而不敢行也。」虽然多见,尚有危疑不安于心之事,亦须阙而不行,是为阙殆。
「慎行其余,则寡悔。」其余,指无疑惑之事,亦须中道而行,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是为慎行。如此则少后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言语少过失,行事少后悔,禄位即在其中。即可办政事。郑注:「言行如此,虽不得禄,亦同得禄之道。」刘氏《正义》引《礼记王制篇》「司马辨论官材」之文,以为古时有乡举里选之法,故寡尤寡悔即是得禄之道。刘氏说:「当春秋时,废选举之务,世卿持禄,贤者隐处,多不在位。故郑以寡尤寡悔有不得禄,而与古时得禄之道相同。明学者干禄当不失其道。其得之不得,则有命矣。孟子云,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亦言古选举正法。」
恭录自《论 语 讲 要》雪公 讲述 ,徐醒民教授 敬记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