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处世之道

 

 

 
 

留得仁义在人间

在山环水抱的武原山下,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黑山马山草料山,徐山座落在中间。当年偃王息战地,留得仁义在人间。」

这首民谣歌颂的是西周时期的徐国国君,以仁义让国的佳话。「秦杰以颠,徐由逊绵」,秦国金戈铁马虽然所向披靡、不可一世,然而却持续得很短暂,享国仅十四年就覆亡了。徐国则以「退让」保全了家道的绵延不绝,并留下了十分灿烂的古徐文化。

这个故事要从与徐国一体同源的秦国说起。徐国和秦国都是伯益的后代。伯益是辅佐大禹治水的功臣,舜王赐姓「嬴」氏。伯益生有两个儿子,大廉成为秦姓的祖先,若木成为徐姓的祖先。夏朝的时候,徐、秦都是诸侯国,在殷周时代曾立过大功。

然而地处西部的秦国崇尚武力,对中原虎视眈眈,最终吞并了六国。秦始皇穷奢极欲、荒淫暴戾。不仅劳民伤财,更残害忠良、焚书坑儒。最终群雄群起而诛暴秦,秦朝没有几年就亡国了。唐朝杜牧曾经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又说:「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警醒我们以史为鉴,莫履前人之后尘。

地处东方的徐国,以文德传国。到了偃王徐诞公当国之时,更是以仁德治国,除去酷刑与争讼,以仁义善待四方的百姓。徐偃王主张节省军事费用,用于改善民生、修建学校。使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他仁慈博爱,不仅爱护自己的百姓,看到吴国遭遇灾荒,人民饥寒交迫,他就派运粮官,送去很多粮食赈济灾民。吴国的百姓感激他的恩德,修建了「偃王庙」世代祭拜缅怀。

时值周穆王统治时期,穆王施政无道,无心于天下苍生,听信道士之言,寻欢作乐,流连忘返,不理朝政。四方诸侯群龙无首,于是纷纷归附徐国,达三十六国之多。穆王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恐慌,于是就派了造父回去,联合楚国,准备攻打徐国。

徐偃王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不忍心无辜的百姓受到伤害,于是就逃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的武原山下。百姓牵家带口地追随偃王而去,竟达一万多户。偃王去世之后,百姓把这座山称为徐山,又建造了祠堂世代地纪念他,拥戴他的子孙为君。自此以后徐氏枝繁叶茂,代有贤人。相比之下,同出一源的秦国却在短暂的历史时空中,灰飞烟灭了。韩愈评价说:「非偏有厚薄,施仁与暴之报,自然异也。」

「仁」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孔老夫子在《论语》中教导我们:「仁者爱人」,进而博爱万物,是善行之中最盛者。仁者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滋生。仁是「克己复礼」的功夫,以礼义来约束自己,使礼义战胜嗜欲。

「仁」是不能须臾离开的,君子没有一刻背离仁道,即使是在造次颠沛中,仍持守仁道而不移。

偃王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国家,但是却坚守了仁德。虽然身为天子、富有四海,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会有多少生灵涂炭、无家可归,真正的仁者于心何忍?

荀子曾经在《非相》中,将偃王与孔子、周公并举,奉劝人们不要以貌取人,而要效法他的思想、为人处事。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先生曾经撰写了《衢州偃王庙碑》,以缅怀徐偃王的仁德。南宋诗人刘克庄在《徐偃王庙》诗中写道:「仁暴由来各异施,秦徐至竟孰雄雌?君看骊岫今无墓,得似柯山尚有祠。」徐偃王「以国易仁」的盛德,千百年来感动和启迪着华夏代代子孙。仁政胜过暴政,柔弱胜于刚强,教导我们以仁存心、以仁立身,取义成仁。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编辑

www.dfg.cn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