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处世之道

 

 

 
 

惠风和畅的化导艺术

为人师表,恩育百代,具足「君、亲、师」三个条件。即以和政领导,以和爱养育,以和敬化育。

以和敬化育,是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

孩子的心田,犹如纯净的小树。老师则如同和煦的春风,轻轻拂过,便摇曳出嫩绿的枝芽,美丽的花朵。

每个人都有天生本具的才能禀赋,此之谓「天才」。或是思接千载,文采纵横,或是妙笔师造化,翰墨点江山。甚至是烧得一手好菜,道道都能品出人心的温暖,或是唱得一首好歌,曲曲流露人间的至情与真爱。

因此「树人」,老师教书育人,就是发掘每个人天生本具的资质才华,承传人类继起的生命。百年树人的教育事业,不能只是灌输记问之学,此不但不足以为人师表,且是「长浮华,成何人」。

「树人」是开启智慧与灵性的教育,使其耳聪目明,举一而能够反三。「树人」是能够颐养心性,变化气质的圣贤教育,是树立成为利益社会的好人,能时时体会别人的需要。

反之若只是灌输知识技能,得不到真实智慧,甚至学得死气沉沉、呆若木鸡,此之谓「束人」。束人的教育,源于自私自利的心行,各管各的,缺乏爱心,不能体会万物同体相生的博大与和爱,从而把人捆绑在功利与欲望的枷锁之中。

树人,能使人体会「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束人,则若披枷带锁,不亦苦乎。

同理可证,干活干活,也要能越干越活,而不能走向死胡同,这就成了「干死」了。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在于干活的存心不同,理念不同。

束人教育培养成的专家,不幸成为了「专」业的「枷」锁,专于记问之学,不能把道德学问切实落实。从而造成了「儒学」与「学儒」根本性的不同。

学儒之人奉行「教之道,贵以专」,所学的是一门深入、开启智慧的大学问。学儒之人,能把《弟子规》圣学的基础,落实在生活行为之中,对待一切人事悉皆和敬。此正是二者,具凡圣之差别的原因所在。

树木,庇荫了大地,美化了大地。在四时流转,花开花谢中,演述代代承传的意义。长愿「树人」的教育,能若春风化雨,惠风和畅,润育恩育百代千秋的后世子孙,此则为有志之士之所深盼。

以和政领导,是引领团体走向正道的根本。身教重于言教,领导是以德行感化大众,上下心灵相通,默契十足,所谓行不言而教、心心交流,此之谓「灵导」。

领导,不但要「领」,还要能「导」,引领众人导归正道。此正道是以「伦理道德」为根本。

伦理,是不能忘本的为人准则。伦理,是有尊卑,有先后主次的。在下位者,不敢逾越长上,不敢轻慢长上。伦理,是各自在各自的轨道上,不以才干逾越辈分,不以权势凌驾尊长。这是做人应有的厚道。守此常道,方能天长地久,否则必然昙花一现。

领导一个团体,需要有高度的智慧。以「开会」为例,所谓开会开会,开了就要会,在沟通当中开启智慧,而不是会而不议,议而不决。甚至越开越误会,越开越不会。此种越开越废的会,耗时耗力耗情绪,看来还是少开为妙,您说呢?

还有一种「领倒」,是不领还好,一领就倒。这是不能以身作则,甚至仰仗权势、攀附权贵,以强制命令压制别人。所谓「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如此之下,何以得人心呢?

统而言之,「灵导」能提正人心之根本,「领导」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只有「领倒」,领了必倒。尊敬的朋友们,我们愿意做怎样的一类呢?

大方广网编辑部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