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每周一字

 

 

 

〈形声〉〈会意〉

石文变:与小篆变略同。

小篆变:从攴,声,本义作「更」解,(见说文许箸)乃改易之意,攴乃施力使有所为以更之,故以攴。又以音鸾,本作「治」解,亦作「不绝」解,变在治旧为新,亦有前后相续不绝意,故从声。 隶变作变,为今所行者。

「音」鞭 bian 去声

【名】

1. 变化曰变;例 ①《易•繋辞》:「化而裁之存乎通,推而行之存乎变。」

②《论•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2. 权曰变;即因时因事制宜之方术。例《文中子•述史》:「非君子不可与

语变」。

3. 灾异曰变。例《魏志•董卓传》:「因天有变,欲以塞咎,使人言温(张

温)与袁术交关,遂笞杀之。」

4. 死丧曰变。例《榖梁•昭十五年》:「君在祭乐之中,大夫有变以闻,可

乎?」

5. 祸乱曰变。如兵变、事变。

6. 姓;隋唐时期有变姓。

7. 变化:①象之移动者曰变化。例《易•繋辞》:「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②理之拟议者曰变化。例《易•繋辞》:「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

议而成其变化。」③数之奇偶相生者曰变化。例《易•繋辞》:「天数二

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动】

1. 更;易;改变。如变心,变法,变节。

2. 动。例《礼•檀弓》:「夫子之疾革矣,不可以变。」

3. 毁。例《吕覧•至忠》:「果以鼎生烹文摯,爨之三日三夜,颜色不

变。」

4. 教之。例《荀•非相》:「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

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集解:「变,谓教之使自新也。」

5. 变化:变动化改。例《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说苑•君

道》:「天地动而万物变化。」

【形】

1. 患乱的。例《荀•荣辱》:「夫起于变故,成乎修;」集解引杨云:「变

故,患乱事故也;言尧禹起于忧患,成于修饰。」

2. 突发的。例《史记•太史公自序》:「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

其权,……必蒙首恶之名。」

3. 变动的。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观万物之变态。」

4. 变异的。例《后汉书•李固传》:「指擿变象,以求天意。」

「变」本义作「更」解,乃改易之意,其于时空经纬之间有着广阔而深邃的内涵,正因为世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变化,天地万物方得以呈现。日月运行,在天成就日月星辰昼夜晦暝的变化,在地成就山川河域动植高下的气象。

古云,「天地动而万物变化。」所以动与变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动则变。而我们所身处的宇宙无时不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昼尽夜来,寒尽则暖,物转星移,春夏秋冬,四时景象,花开花落,落叶缤纷,晴空万里,风起云涌,飞沙走石……令人不得不佩服赞叹,天道自然的变化,何其磅礡雄伟,从而产生了宇宙万有的森罗万象。

而作为人本身,亦如同一个小宇宙般,虽然于茫茫寰宇中,人生细若微尘,但细观人从内在的起心动念,以至于言行举止,其实已经无时无刻不在变的范围内,只是人的心意粗糙,难以观察到自己变化之微细。

知「变」为自然现象,是不变至理,那我们应如何安身立命让自身的小宇宙能安于大宇宙之中呢?首先应知,变为必然,小从待人接物,大到人事变异,旦夕祸福,山崩地裂,无不是在自然变化的因果间,相互迁动而产生巨大的结果。因为有了起因,则必有变化的结果。起因,又有善恶之别,故变化当有美恶之分。因此有了「变」的因,所产生的更大变量,亦非人能所料。总之,变的道理,非常细微,所蕴含的道理深远广大,值得我们探索深思。

所以,以不变应万变是深刻的大智慧。当我们观察到宇宙万象,变化莫测,人生际遇,动止纷纭。则为人就当放开胸怀,乐行天地之道,乐知天命之造化,与天地相应,才能知变,应变,无忧无虑地安于所处之境。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古圣贤哲以阴阳消长得动静,从而化育天地万物,诠释了天地之道。阐明了一阴一阳的相反相生,运行不息,为宇宙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这就是道的义理。继续阴阳之道而产生宇宙万事万物的就是善。成就万事万物的就是天命之性,亦即仁义道德,此乃天地法则。仁德之士见此道,即认之为仁,聪明之士察此性,则认之为智。百姓们日常受用,皆遵循此道此性,则能生生不息。所以君子之道能涵盖万有,为万物之根。是故以不变的仁德之心,方是应乎万变与对治纷纭世态的大智慧。

故而万变不离其宗,谨守一颗仁德的道心,是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根本,谨守万变之宗方可在变幻莫测的人世间深谙时变、事变之理,通达变化之道。虽人心善变,见异思迁,但此乃人之常情;体人性如此,则遇人事变迁,于当下就应转化心念,勿为其变所困。有道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接受变化的事实,方能开阔胸襟,顺其自然之变而调适自身。

「变」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故人生遇到挫折,正是考验自己的应变能力,如何转变?气节不可变,志向不可变,信心不可变,爱心不可变,善心不可变,坚持五不变即是仁德道心,人生必然能在变幻无穷中尽得其乐。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上一页下一页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恭制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