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周一字

 

 

 隶

 书

 

 

 

 楷

 书

 行

 书

会意>、<形声>字

小篆:「命」,从口令,令,乃发号之意,有发令权者,以口指挥人为命,故命之本义作「使」解(见《说文》许慎著),乃使人依发令者之表示而行之意。

其义为:

1. 道曰命。如《易经》「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2. 自然归趋曰命,人力不能左右之者曰命,亦曰命运。如《论衡》「贫贱富贵,命也。」

3. 君父对臣子之所示曰命。如君命、严命、慈命。如《孝经》「子从父之命。」

4. 生活之机能曰命,即生命。

5. 使,派。如命驾,使命。

6. 超,胜过。如命世之才。

7. 运用。如《宣和画谱》「偶得意,即命笔。」

口出之令为「命」,「命令」是一种指使、发号施令。相对的国有国法,军有军令,家有家规,企业有企业的规章,这些相应的法令规章庭训,无论上下皆要遵守的。但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则不同,无论贫贱富贵都应秉持相互尊重与平等的对待,不能以命令或颐指气使待人。

《弟子规》云:「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孔老夫子教导我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缘何文王兴起之时,能够「民如子来」?正是因为文王有仁德、仁恕的风范。以仁德正其身,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所以即使没有命令、政令、法令,百姓自然归顺、下属自然拥戴。反之若不能自正其身,只以严刑峻法、严苛的规章制度来管理,百姓终究是难以顺从的。

为上者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如果我们总是用很不好的口气,来命令、批评下属,甚至是逞志作威、居高临下,那下属必然心怀怨恨,敢怒而不敢言。在内心深处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其实无论是批评还是劝勉,目的都是为了教育人,启迪良善的心行与信念。而当结果背道而驰之时,我们是不是应当反思,我们是否脾气做主,还是用理智和仁爱来做主宰呢?更何况当今为下属的,也很难体会为上的辛劳,如果彼此都能多为对方着想,许多的误会纷争,深信都能化解。

所以「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商量的话。命令只是接受,商量才是领导。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批评造成隔阂,鼓励激发潜能。」这是作为成功领导的要件,故先自正其身,做众人的好榜样,才能够换位思考,切实从对方的角度来考量,以教育和关怀为目的,我们内心自然涌现出无尽的仁德与智慧。故「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诚为不移不易的金玉良言。

天地万物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间的。纵然是一株小草,也是带着平衡大气的使命而来。人生为万物之灵长,生活在世间,与天地并列三才,顶天立地,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凡庶百姓,都有着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小看自己,纵然才智愚钝不及他人,也不能自暴自弃。天生我材必有用,纵使是个小齿轮,也有着它必不可少的任务呢。

《菜根谭》云:「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这是希望我们能掌握一种有进有退、亦张亦驰的处世态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金凤凰在寻找梧桐树,俞伯牙在寻找钟子期,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古往今来的人们常有生不逢时的感慨。但是我们纵观孔老夫子颠沛流离的一生,给与我们无尽的启示。孔子云:「天生德于予。」上天赋予夫子推行道德的使命。为了这个使命,夫子忍辱负重,周游列国,矢志不渝,愈挫愈勇。生逢忧患,而悲心不改。晚年教学仅五年,却得以垂范万世。圣人都能够为了行使使命而委曲求全,想想我们在人生的路上,遇到一些磕磕碰碰、小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每个人都有「命运」,但更多人都在追求改名算命,运途不顺则怨命尤命,消沉于多舛的命运之中,而不思改命、造命、运命、救命。殊不知命运的主宰是自己,懂得如何创命、改命、造运、改运,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最难克服的是自己的坏习气,如果我们自己身上最深重的习性都能够改正,那还有什么改不得、求不得的呢?只要我们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则百福骈臻、千祥云集,这无不从行善、仁爱中来。《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朋友们,您相信吗?

愿我们命令少一点,使命多一点,弃恶从善、改往修来。愿我们好运好命连连,好命直到终老,好人一生平安。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上一页 下一页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