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秋声图

 

绘画:马和之

绢本设色 纵29厘米 横2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马和之,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高宗绍兴(1131-1162)中登第,官至工部侍郎。因擅画,被列为御前画院十人之首。周密曾谓「御前画院仅十人,和之居其首焉」。高宗、孝宗(1127-1189)两朝,深得皇帝宠爱。孝宗曾写毛诗三百篇,令马和之绘图,所作笔墨沉稳,结构严谨,构思、意境、造型别开生面,颇合旨意。黄公望赞其作品:「笔法清润,景致幽深,较之平时画卷,更出一头地矣。」吴镇谓其画:「清俊可爱,不谓南渡中有此人物,吾侪当为之北面矣。」元代王蒙赞其作品:「脱去铅华艳冶,专为清雅圆融,向来画院一派,至是为之一洗。」

  马和之擅长画人物、山水。他的人物画受吴道子、李公麟影响而又有所变化,能独创一格。行笔飘逸,有「柳叶描」(或称马蝗描)之谓,脱体于吴道子「莼莱条」,而独创一格,人称「小吴生」。中国传统人物画衣纹十八描中的马蝗描就是他把吴道子的兰叶描变化发展而创造出来的。其画用笔起伏顿挫,线条粗细变化较明显,又飘逸流利,显得活泼潇洒,富于韵律感。

  传世作品有《后赤壁赋图》卷、《鹿鸣之什图》卷、《节南山之什图》卷、《豳风图》卷,现均藏故宫博物院;《唐风图》卷、《鲁颂三篇图》卷、《周颂清庙之什图》卷、《月色秋声图》页均藏辽宁省博物馆。

  「月色秋声图页」截取一个小景特写,一长者临流而坐,沉吟幽思,一童侍立旁边。人物、坡石、树木色线即是「柳叶描」笔法。马和之的画法在南宋独树一帜,不仅在技法上,意境上亦是如此。

  左上方赵孟頫行书李白五言诗《题宛谿馆》「白沙留月色,绿树助秋声」二句,款署「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这一完美的概括,更添几分诗情画意。

  潺潺的流水声,幽幽的虫鸣声,秋夜在低沉舒缓的大提琴音中拉开序幕,叮咚作响的电吉他仿佛是溪流中泛起的水花溅落。柔美悠扬的笙音,像是秋风在低语。又似长者回味往昔时,怅然的心声。他悠然回望,童子侍立其旁,于这样一个晴爽的秋日,月光洒在白白的沙堤上,绿树在秋风中轻轻摇曳,溪流淌出舒徐澄澈的旋律,充满人与自然的相栖相依的审美情趣。

  画中人“山林做伴,松桂为邻”的优游自在不禁令人神往。岁月在静静地流淌,那位孩童终有一天也将成为老者,那时他也会在这样的秋夜,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曲。绚丽多姿总是一时,宁静平淡原本是生活的底色,而我们的日子就在这代代相似的月色秋声中一页一页地翻过。

  

 

<返回>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