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菁華錄 卷六

侯官吳曾祺評注

樂記第十九

   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好惡著則賢不肖別矣。刑禁暴。爵舉賢。則政均矣。仁以愛之。義以正之。如此則民治行矣。和以統同序以辨異樂勝則流過於同也禮勝則離過於異也合情者樂之和於內所以救其離之失飾貌者禮之檢於外所以救其流之失此禮之義樂之文所以相資為用者也仁以愛之則相敬而不至於離義以正之則相親而不至於流此又以仁義為禮樂之輔者也等貴賤和上下別賢不肖均政此四者皆所以行民之治故曰民治行矣

   此言禮樂之用。不能無弊。大都專主其一而用之。而偏勝之害。即在其中。故禮勝而救以樂。則無離之弊矣。樂勝而救以禮。則無流之弊矣。

   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暴民不作。諸侯賓服。兵革不試。五刑不用。百姓無患。天子不怒。如此則樂達矣。合父子之親。明長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內。天子如此。則禮行矣。欣喜歡愛之和出於中進退周旋之序著於外和則情意安舒故靜序則威儀交錯故文大樂與天地同和如乾以易知而不勞大禮與天地同節如坤以簡能而不煩樂至則人皆得其所而無怨禮至則人各安其分而不爭如帝世揖讓而天下治者禮樂之至也達者徹於彼之謂行者出於此之謂行者達之本達者行之效

   樂由中出四句。皆就禮樂之本體而言。以下乃詳著其效。

   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如此則四海之內。合敬同愛矣。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禮樂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與時并。名與功偕。百物不失言各遂其性也禮主減樂主盈鬼神亦止是屈伸之義禮樂鬼神一理在圣人制作處便是禮樂在造化功用處便是鬼神禮有經禮曲禮之事殊而敬一樂有五聲六律之文異而愛一所以能使四海之內合敬同愛者皆大樂大禮之所感化也禮樂之制在明王雖有損益而情之同者則相因述也是以王者迭興事與時并如唐虞之時則有揖讓之事夏殷之時則有放伐之事名與功偕者功成作樂故歷代樂名皆因所立之功而名之也

   此言禮樂之理。通於造化。以和節分說禮樂。通篇屢見。

   故鐘鼓管磬羽龠乾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昇降上下周還裼襲。禮之文也。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謂圣。述者之謂明。明圣者述作之謂也。綴舞者行位相連綴也兆位外之營兆也情謂理趣之深?者知之悉故能作文謂節奏之宣著者識之詳故能述

   作者之謂圣。堯舜禹湯是也。述者之謂明。子游子夏之徒是也。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於天地。然後能興禮樂也。圣人之禮樂與天地之陰陽相為流通故始也法陰陽以為禮樂終也以禮樂而贊陰陽天地之和陽之動而生物者也氣行而不乖故百物皆化天地之序陰之靜而成物者也質具而有秩故群物皆別樂法乎氣之行於天者而作故動而屬陽聲音氣之為也禮法乎質之具於地者而制故靜而屬陰儀則質之為也過制則失其序故亂過作則失其和故暴明乎天地之和與序然後能興禮樂以贊化育也

   上文俱以和節二字分說禮樂。此獨易節為序。序即節也。文異而意同也。

   論倫無患。樂之情也。欣喜歡愛。樂之官也。中正無邪。禮之質也。莊敬恭順。禮之制也。若夫禮樂之施於金石。越於聲音。用於宗廟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則此所與民同也。論者雅頌之辭倫者律呂之音惟其辭足論而音有倫故極其和而無患害此樂之本情也而在人者則以欣喜歡愛為作樂之主焉惟其立之正而行之中故得其序而無邪僻此禮之本質也而在人者則以莊敬恭順為行禮之制焉此圣賢君子之所獨知若夫施之器而播之聲以事乎鬼神者則眾之所共知者也。

   惟圣人能知禮樂之意。其可以示人者惟此而已。

   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子夏對曰。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和正以廣。弦匏笙簧。會守拊鼓。始奏以文。復亂以武。治亂以相。訊疾以雅。君子於是語。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樂之發也。旅眾也或進或退眾皆齊一無參差也和正以廣無奸聲也器雖多必會合相守待擊拊鼓然後作也文謂鼓武謂金鐃亂者卒章之節相即拊也所以輔治亂而使之理訊亦治也雅亦樂器也過而失節謂之疾奏此雅器以治之。

   子輿子就古樂今樂。推明與民同樂之意。乃因事納忠之法。若就樂論樂。不如此節為精。

   今夫新樂進俯退俯。奸聲以濫。溺而不止。及優侏儒獶雜子女。不知父子。樂終不可以語。不可以道古。此新樂之發也。獶與猱同

   文筆穠艷。後世文字惟司馬子長傳滑稽敘淳於髡事。頗為似之。

   今君之所問者樂也。所好者音也。夫樂者與音相近而不同。文侯曰。敢問何如。子夏對曰。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無妖祥。此之謂大當。然後圣人作為父子君臣以為紀綱。紀綱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後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德音。德音之謂樂。詩云。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邦。克順克俾。俾於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於孫子。此之謂也。四時當謂不失其序妖祥祥亦妖也大當大化之均調也

   引皇矣詩以證德音之訓。然詩言德音。謂德之見於言者。此乃斷章取義法也。

—— 未完待續 ——

上一頁 //下一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www.df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