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菁華錄 卷七
侯官吳曾祺評注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子曰。慎聽之。女三人者。吾語女禮。猶有九焉。大饗有四焉。茍知此矣。雖在畎畝之中。事之圣人已。兩君相見。揖讓而入門。入門而縣興。揖讓而陞堂。陞堂而樂闋。下管象武。夏龠序興。陳其薦俎。序其禮樂。備其百官。如此而後君子知仁焉。行中規。還中矩。和鸞中采齊。客出以雍。徹以振羽。是故君子無物而不在禮矣。入門而金作。示情也。昇歌清廟。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親相與言也。以禮樂相示而已。知者知其理也事者習其儀也圣人已者言可以進於圣人禮樂之道也兩君相見諸侯相朝也縣樂器之懸於筍虡者也夏龠禹大夏之樂曲以龠吹之也振羽即振鷺示情者欲賓主以情相接也示德者欲賓主以德相讓也示事者欲賓主以事相成也
九者即舉前之仁鬼神五項合大饗有四為九也。前五項是總其凡而言。大饗之四。是分其目而言。實在六項而已。
大饗之四。初迎賓一也。次獻賓二也。次樂賓三也。終送賓四也。
此篇言仁者三。語子貢曰給奪慈仁。語子游曰。仁鬼神。仁昭穆。仁死喪。仁鄉黨。仁賓客。語子張曰。如此而後君子知仁焉。
子曰。禮也者理也。樂也者節也。君子無理不動。無節不作。不能詩。於禮繆。不能樂。於禮素。薄於德。於禮虛。無理不動防其亂也無節不作防其流也素謂質樸
猶云忠信之人。可以學禮。
子曰。制度在禮。文為在禮。行之其在人乎。子貢越席而對曰。敢問夔其窮與。子曰。古之人與。古之人也。達於禮而不達於樂。謂之素。達於樂而不達於禮謂之偏。夫夔達於樂而不達於禮。是以傳於此名也。古之人也。窮不通也
虞書。舜命伯夷典三禮。伯夷讓夔。則夔非不知禮之人也。
子張問政。子曰。師乎。句前吾語女乎。君子明於禮樂舉而錯之而已。前吾語女謂昔者已嘗告汝矣舉而錯之謂舉禮樂之道而施之政事也
子張復問。子曰。師爾以為必鋪幾筵。昇降酌獻酬酢。然後謂之禮乎。爾以為必行綴兆。興羽龠。作鐘鼓。然後謂之樂乎。言而履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君子力此二者。以南面而立。夫是以天下大平也。諸侯朝。萬物服體。而百官莫敢不承事矣。萬物服體謂萬事皆從其理
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即是此意。
禮言履。樂言樂。皆以雙聲為訓。
三句即敘太平之象。
禮之所興。眾之所治也。禮之所廢。眾之所亂也。目巧之室。則有奥阼。席則有上下。車則有左右。行則有隨。立則有序。古之義也。目巧謂不用規矩繩墨但據目力相視之巧也室之有奥所以為尊者所處堂之有阼所以為主人之位席或以南方為上或以西方為上詳見曲禮車之尊位在左父之齒隨行貴賤長幼各有所立之位
治字是結上文。亂字是起下文。
室而無奥阼。則亂於堂室也。席而無上下。則亂於席上也。車而無左右。則亂於車也。行而無隨。則亂於涂也。立而無序。則亂於位也。昔圣帝明王諸侯。辨貴賤長幼遠近男女外內。莫敢相踰越。皆由此涂出也。三子者既得聞此言也於夫子。昭然若發曚矣。
注:
(1)齊:通「齋」
(2)徹:通「撤」
(3)涂:途
(4)曚:眼瞎
——
未完待續 ——
上一頁
//下一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www.df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