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庫薈要》子部 
              孔子家語·卷一  
              政事 管理       
              1.     
              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相魯第一)  
              2.      
              上失其道而殺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聽其獄,是殺不辜。三軍大敗,不可斬也;獄犴 
              (犴,音àn,牢獄。古代鄉亭的拘留所,後泛指監獄)不治,不可刑也。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始誅第二) 
              3.    
              內修七教而上不勞,外行三至而財不費,此之謂明王之道也。(王言解第三)  
              4.     
              上敬老則下益孝,上尊齒則下益悌,上樂施則下益寬,上親賢則下擇友,上好德則下不隱, 
              上惡貪則下恥爭,上廉讓則下恥節,此之謂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王言解第三) 
              5.    
              是故人君先立仁於己,然後大夫忠而士信,民敦而俗樸(王肅注:樸,愨愿貌),男愨(愨,音què 
              , 
              樸實忠厚)而女貞。(王言解第三) 
              6.    
              明王之政,猶時雨之降,降至則民悅矣。(王言解第三)  
              7.    
              夫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大婚解第四)  
              8.    
              夫婦別,男女親,君臣信,三者正,則庶物(庶物,萬物也)從之。(大婚解第四)  
              9.    
              愛與敬,其政之本與。(大婚解第四)  
              10.君子過言則民作辭,過行則民作則(則,法則,傚法)。言不過辭,動不過則,百姓恭敬 
              以從命。(大婚解第四) 
              11.愛政而不能愛人,則不能成其身;不能成其身,則不能安其土;不能安其土,則不能樂天 
              (王肅注:天,天道也)。(大婚解第四) 
              12.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圣人。審此五者,則治道畢矣。(五儀解第 
              七) 
              13.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五儀解第七) 
              14.事任於官(王肅注:言各當以其所能之事任於官),無取捷捷(捷捷,能言善辯的樣子),無取鉗鉗(王 
              肅注:鉗,妄對不謹誠),無取啍啍(王肅注:啍啍,多言)。捷捷,貪也(王肅注:捷捷而不已,所以貪也);鉗鉗,亂也;啍啍,誕也(王肅注:誕,欺詐也)。故弓調而後求勁焉,馬服而後求良焉,士必愨(愨,音què。樸實,誠謹)而後求智能者焉。不愨而多能,譬(pì)之豺狼不可邇。(五儀解第七)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