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庫薈要》子部 
              孔子家語·卷一 
              修身 人事  
              1.	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始誅第二)   
              2. 
              天下有大惡者五,而竊盜不與焉。一曰心逆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丑   
              (王肅注:丑,謂非義)而博(通達),五曰順非而澤。(始誅第二)   
              3. 
              仁者莫大乎愛人,智者莫大乎知賢,賢政者莫大乎官能。(王言解第三)   
              4. 
              君子無不敬。敬也者,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敬其身,是傷其親,是   
              傷其本也,傷其本,則枝從之而亡。(大婚解第四)   
              5. 
              仁人不過乎物,孝子不過乎親。是故仁人之事親也如事天,事天如事親,此謂孝子成身。(大   
              婚解第四)   
              6. 
              民之所以生者,禮為大。非禮,則無以節事天地之神焉。非禮,則無以辯君臣、上下、長幼   
              之位焉。非禮,則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婚姻、親族、疏數之交焉。(問禮第六)   
              7. 
              知不務多,必審其所知;言不務多,必審其所謂(王肅注:所務者謂言之要也);行不務多,   
              必審其所由。(五儀解第七)   
              8. 
              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五儀解第七)   
              9. 
              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王肅注:怨,咎);仁義在身,而色無伐(王肅注:無伐善   
              之色也);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五儀解第七)   
              10.德不踰閑(王肅注:閑,法),行中規繩;言足以法於天下,而不傷於身(王肅注:言滿天下無口過   
              也),道足化於百姓而不傷於本(王肅注:本亦身);富則天下無宛(王肅注:宛,積也)財,施則天下不病貧。此賢者也。(五儀解第七)   
              11.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惡。(五儀解第七)   
              12.若夫智士仁人,將(王肅注:將,行)身有節,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   
              亦宜乎?(五儀解第七)   
              參考資料:   
              《四庫薈要》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