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畏齋讀書分年日程
先生名端禮. 元鄞縣人. 官衢州路儒學教授
今父兄之愛其子弟. 非不知教。要其有成.
十不能二三。此豈特子弟與其師之過。為父兄者.
自無一定可久之見. 曾未讀書明理. 遽使之學文。為師者雖明知其未可.
亦欲以文墨自見. 不免於阿意曲徇。失序無本.
欲速不達. 不特文不足以言文. 而書無一種精熟。坐失歲月.
悔則已老。且始學既差. 先入為主. 終身陷於務外。為人而不自知.
弊宜然也. 孔子之教. 序志道據德依仁. 居遊藝之先.
周禮大司徒. 列六藝居六德六行之後. 本末之序.
有不可紊者。今制取士. 以德行為首. 經術為先.
詞章次之蓋因之也。士之讀經. 雖知主朱子說.
不知讀之固自有法。讀之無法. 猶不免以語言文字求之.
而為程試資也。
餘不自揆. 用敢輯為讀書分年日程。與朋友共讀.
以救斯弊。蓋一本輔漢卿所稡朱子讀書法修之。而先儒之論.
有裨於此者. 亦間取一二焉。嗟夫. 欲經之無不治。理之無不明。治道之無不通。制度之無不考。古今之無不知。文字之無不達。得諸身心者.
無不可推而為天下國家用。竊意守是. 庶乎本末不遺.
而工夫有序。已得不忘. 而未能日增。玩索精熟.
而心與理相浹。靜存動察. 而身與道為一。德形於言辭.
而可法可傳於後。較其所就. 豈世俗偏長一曲之學.
所可同日語哉。鄞程端禮書。
弘謀按論語首章. 標一學字. 繼之曰時習。朱子以效字釋學字.
而曰後覺者. 必效先覺之所為. 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其釋時習.
則曰學之不已. 如鳥數飛。夫學雖不專在讀書。而為學者.
非讀書. 則天地萬物之理. 前古後今之事. 無由而明。雖空空守此本然之善.
亦不能擴充以盡其極。而讀書不得其要. 不盡其量.
隨得隨失. 若存若亡. 於時習之義安在。可視為口耳記誦.
而無關於明善復初之本務也哉。元畏齋程氏.
推明朱子之意. 定為分年日程。本末兼該。首尾聯貫。直欲識一字.
明一字之義。讀一句. 受一句之益。明體達用.
於是乎在。明初. 曾頒學宮。
後之讀書者. 日趨茍簡.
專事涉獵. 此書無復有寓目者矣。當湖陸清獻公令靈壽時.
序而刊之。以為非程氏之法. 而朱子之法。非朱子之法.
而孔孟以來. 教人讀書之法。其尊信此書如此。今欲為童子立為學之始基.
以極致知之能事。固不能外此. 而別有師法也。至所載鈔經讀史諸法.
皆極精要。以限於卷帙不能備載。亦以此編專朂童蒙.
待至窮經研史. 正可考全書而得之也。
八歲未入學之前。讀性理字訓。程逢原增廣者
日讀字訓綱三五段。以此代世俗蒙求千字文.
最佳。又以朱子童子須知貼壁於飯後使之記說一段。
八歲入學之後。讀小學書正文。
日止讀一書. 自幼至長皆然。隨日力性資.
自一二百字. 漸增至六七百字。日永年長. 可近千字而已。每大段內.
必分作細段。每細段.
必看讀百遍。倍讀百遍。又通倍讀二三十遍。如此用工。便可終身不忘。後凡讀經書仿此。自此說小學書.
即嚴幼儀。大抵小兒終日讀誦. 不惟困其精神.
且致習為悠緩。以待日暮。法當纔辦遍數. 即暫歇少時.
復令入學。如此可免二者之患。
日程
一每夙興. 即先自倍讀已讀冊首書. 至昨日所讀書一遍。內一日看讀。內一日倍讀。生處誤處記號.
以待夜間補正徧數。其間日看讀. 本為童幼文理未通.
誤不自知者設。年十四五以上者. 只倍讀。師標起止於日程空眼簿。凡冊首書爛熟.
無一句生誤. 方是工夫已到。方可他日退在夜間.
與平日已讀書. 輪流倍溫。如未精熟遽然退混諸書中.
則溫倍漸疏. 不得力矣。凡倍讀熟書. 逐字逐句.
要讀之緩而又緩. 思而又思。使理與心浹。朱子所謂精思.
所謂虛心涵泳. 孔子所謂溫故知新. 以異於記問之學者.
在乎此也。
讀書自須成誦。熟讀而未能精思者有之矣。未有不能記憶而能有得者也。自幼至長。應讀之書甚多。今之課讀者。初讀生書時.
學生強記以塞責. 先生以能倍而即止。踰時漸忘.
後來即加溫習. 已須多讀遍數。重費工夫。迨讀書漸多.
工夫漸少。溫習難遍. 多所遺忘。繼以溫理苦難.
師生皆以為畏。直至廢棄舊書. 同於未讀。則前功盡棄。終身無精熟之書矣。看讀百遍.
倍讀百遍之法。似乎迂苦難行。不知百遍之功.
中材皆能熟記。倍讀百遍。尤能牢記. 不至趁口讀過。亦收放心之一法也。又復連前帶倍.
每日溫倍. 不費工夫. 溫書雖多。無虞難遍。是雖勤苦於前.
而終得收效於後也。前輩常雲。讀生書。莫待溫時熟。言初讀時.
必使透熟. 終身不忘也。又雲. 讀溫書好像生時讀。言已精熟.
惟恐趁口讀過. 必須字字分明. 句句體認. 如讀生書也。二語與程氏所言相表裡。總之讀一句。熟一句。得寸則寸。則工夫不致浪擲.
終身受用不盡矣。
一師試倍讀昨日書。
一師授本日正書。假令授讀大學正文章句或問.
共約六七百字. 或一千字。須多授一二十行. 以備次日或有故.
及生徒眾. 不得即授. 可先自讀。免致妨功。先計字數。畫定大段.
師記起止於簿。點定句讀. 圈發假借字音. 令面讀子細正過。於內分作細段.
隨文義可斷處. 多不過十句。少約五六句。大段約千字.
分作十段. 或十一二段. 用朱點記於簿。還案.
每細段. 看讀一百遍。倍讀一百遍。句句字字要分明.
不可太快。句盡字重讀. 則句完。不可添虛聲.
致句讀不明。且難足遍數. 須用數珠. 或記數板子記數。每細段二百遍足.
即以墨銷朱點。即換讀如前。寧剩段數. 不可省遍數。仍通大段倍讀二三十遍。必待一書畢.
然後換一書. 並不得兼讀他書. 及省遍數。
一師試說昨日已說書。
一師授說平日已讀書。不必多. 先說小學畢.
次大學。次論語。假如說小學書. 先令每句說通朱子本注。及熊氏解.
及熊氏標題。已通. 方令依傍所解字訓句意說正文。字求其訓。注中無者.
使簡韻會求之。不可杜譔以誤人。寧以俗說粗解.
卻不妨。既通說每句大義. 又通說每段大義. 即令自反覆說.
面試. 通乃已. 久之才覺文義粗通. 能自說. 即使自看注.
沈潛玩索。使來試說. 更詰難之. 使之明透。如說大學論語.
亦先令說注透. 然後依傍注意說正文。
一小學習寫字. 必於四日內. 以一日令影寫智永千文楷字。如童稚初寫者.
先以子昂所展千文大字為格影。寫一遍過. 卻用智永本影寫。每字本一紙.
影寫十紙。止令影寫. 不得惜紙. 於空處令自寫.
以致走樣。如此影寫千文足後. 歇讀書一二月.
以全日之力. 通影寫一千五百字. 添至二千三千四千字。影寫之後.
又使對臨. 以全日之力。如此寫一二月. 他日方能寫多.
運筆如飛. 永不走樣。蓋儒者別項工夫多. 故習字止如此。用筆之法.
雙鉤. 懸腕. 讓左. 側右. 虛掌. 實指. 意前. 筆後.
此口訣也。欲考字. 看說文韻會等書。以求音義。偏傍點畫.
皆須考正。
一小學不得令日日作詩作對. 虛費日力。今世俗之教.
十五歲前. 不能讀記九經正文. 皆是此弊。但令習字演文之日.
將已說小學書作口義. 以學演文。每句先逐字訓之.
然後通解一句之意。又通結一章之意。相接續作去。明理演文.
一舉兩得。更令知虛實死活字。但臨放學時.
面屬一對便行. 使略知對偶輕重虛實. 足矣。此正為己為人.
務內務外. 君子儒. 小人儒. 之所繇分。此心先入者為主.
終此生不可奪。
一隻日之夜. 大學令玩索已讀大學。字求其訓。句求其義。章求其旨。每一節.
十數次涵泳思索. 以求其通。又須虛心以為之本。每正文一節.
先考索章句明透。然後摭章句之旨。以說上正文。每句要說得精確成文.
鈔記旨要。又考索或問明透. 以參章句。如遇說性理深奥精微處.
不計數看. 直要曉得. 記得爛熟. 乃止。仍參看諸儒疏解。諸說有異處。標貼以待思問。如引用經史.
先儒語. 及性理. 制度. 治道. 故事相關處. 必須檢尋看過。凡玩索一字一句一章.
分看合看. 要析之極其精. 合之無不貫。去了本子.
信口分說得出合說得出. 於身心體認得出. 方為爛熟。朱子之訓.
先要熟讀。須是正看. 背看. 左看. 右看. 看得是了.
未可便道是. 更須反覆玩味。此之謂也。不必多.
論語止看得一章二章三章. 足矣。只要。自得。先說者.
要極其精通。其後未說者. 一節易一節. 工夫不難矣。只要記得。大學畢。次論語。次孟子。次中庸。燈火起中秋.
止端午。或生徒多. 參考之書難遍及. 則參差雙只夜以便之。
一雙日之夜倍讀。只一遍。倍讀一二卷.
或三四卷. 隨力所至。記號起止. 以待後夜續讀。凡溫書.
必要倍讀。纔放看讀. 永難再倍. 前功廢矣。如防誤處.
寧以書安於案. 疑處正之. 再倍讀。倍讀熟書時.
必先倍讀本章正文畢. 以目視本章正文. 倍讀盡本章註文.
就思玩本章理趨。此法不惟得所以釋此章之深意.
且免經文註文. 混記無別之患。如倍讀忘處. 急用遍數補之。凡已讀書.
一一整放在案. 週而復始. 以日程並書目. 揭之於壁。夏夜浴後.
露坐無燈. 自可倍讀。
一隨雙只日之夜. 附讀看玩索性理書。性理畢.
次治道。次制度。如大學失時失序。當補小學書者.
先讀小學書數段。仍詳看解。字字句句. 自要說得通透.
乃止。小學書畢. 讀程氏增廣字訓綱。次看北溪字義.
續字義。次讀太極圖說. 通書. 西銘. 並看朱子解.
及何北山發揮。次讀近思錄. 續近思錄。次看讀書記。大學衍義。程子遺書外書。經說文集。周子文集。張子正蒙。朱子大全集語類等書。或看或讀.
必詳玩潛思. 以求透徹融會。切己體察. 以求自得。性理緊切書目.
通載於此。讀看者. 自循輕重先後之序。有應記者.
仍分類節鈔。若治道. 亦見西山讀書記. 大學衍義。
一以前日程. 依序分日. 定其節目. 寫作空眼.
邗定印板. 使生徒每人各置一簿. 以憑用工。次日早.
於師前試驗. 親筆勾銷。師復親標所授起止於簿。庶日有常守.
心力整暇。積日而月. 積月而歲. 師生皆可自考。施之學校公教.
尤便有司拘鈐考察。小學讀經習字演文. 必須分日。讀經必用三日。習字演文.
止用一日。本未欲以此間讀書之日. 緣小學習字.
習演口義小文詞. 欲使其學開筆路.
有不可後者故也。假如小學簿紙百張.
以七十五張印讀書日程. 以二十五張印習字演文日程.
可用二百日。至如大學。惟印讀經日程。待四書本經傳注既畢.
作次卷工程時. 方印分日讀看史日程。畢. 印分日讀看文日程。畢.
印分日作文日程。其先後次序. 分日輕重. 決不可紊。人若依法.
讀得十餘個簿. 則為大儒也。他年亦須自填. 以自檢束.
則歲月不虛擲矣。今將已刊定。空眼式. 連於次卷。學者誠能刊印置簿日填.
功效自見也。
小學書畢。
次讀大學經傳正文。讀書. 倍溫書.
說書. 習字. 演文. 如前法。
次讀論語正文。
次讀孟子正文。
次讀中庸正文。
次讀孝經刊誤。讀書. 倍溫書.
說書. 習字. 演文. 並如前法。
次讀易正文。讀書. 倍溫書. 說書.
習字. 演文. 如前法。
六經正文. 依程子. 朱子. 胡氏. 蔡氏. 句讀.
參廖氏及古注. 陸氏音義. 賈氏音辨. 牟氏音考。
次讀書正文。
次讀詩正文。
次讀儀禮. 並禮記正文。
次讀周禮正文。
次讀春秋經. 並三傳正文。
前自八歲. 約用六七年之功. 則十五歲前.
小學書. 四書. 諸經正文. 可以盡畢。既每細段看讀百遍.
倍讀百遍. 又通倍大段。早倍溫冊首書. 夜以序通倍溫已讀書.
守此決無不熟之理。
自十五志學之年. 即當尚志。為學以道為志。為人以聖為志。自此依朱子法讀四書注。或十五歲前.
用工失時失序者. 止從此起。便讀大學章句或問.
仍兼補小學書。
讀大學章句或問。
一讀書. 倍溫書. 所讀字數. 分段看讀百遍.
倍讀百遍. 並如前法。
一夜間玩索倍讀已讀書. 玩索讀看性理書.
並如前法。
次讀論語集註。
次讀孟子集註。
次讀中庸章句或問。
次鈔讀論語或問之合於集註者。
次鈔讀孟子或問之合於集註者。
次讀本經。諸經俱有鈔法。詳見全書.
前自十五歲. 讀四書經註或問. 本經傳注.
性理諸書。確守讀書法六條。約有三四年之功.
晝夜專治。無非為己之實學. 而不以一毫計功謀利之心亂之。則敬義立.
而存養省察之功密。學者終身之大本植矣。
四書本經既明之後. 自此日看史。仍五日內專分二日.
倍溫玩索四書經註或問. 本經傳注。倍溫諸經正文。夜間讀看玩索溫看性理書。並如前法。
看通鑒。看鑒讀文學文. 說皆精要.
詳見全書.
一分日倍溫玩索四書經註或問. 本經傳注.
及諸經正文. 夜間讀看玩索溫看性理書. 並如前法.
次讀韓文。
一六日內分三日. 倍溫玩索四書經註或問.
本經傳注. 諸經正文. 及溫看史. 夜間讀看玩索溫看性理書.
如前法.
次讀楚辭。
一分日倍溫玩索四書經註或問.
本經傳注. 諸經正文. 溫看史. 夜間讀看玩溫性理書.
如前法。
通鑒韓文楚辭. 既看既讀之後. 約纔二十歲.
或二十一二歲。仍以每日早飯前. 循環倍溫玩索四書經註或問.
本經傳注. 諸經正文. 溫看史. 溫讀韓文楚辭之外.
以二三年之功. 專力學文。既有學識. 又知文體.
何文不可作。
學作文。
作科舉文字之法。用西山法.
讀看近經問文字九日。作一日。
讀看近經義文字九日。作一日。
讀看古賦九日。作一日。
讀看製誥表章九日。作一日。
讀看策九日。作一日。
一仍以每日早飯前. 倍溫四書經註或問.
本經傳注. 諸經正文. 溫史. 夜間考索制度書.
溫看性理書. 如前法.
專以二三年工學文之後. 纔二十二三歲. 或二十四五歲.
自此可以應舉矣。三場既成. 卻旋明餘經. 及作古文。餘經合讀合看諸書.
已見於前。竊謂明四書本經. 必用朱子讀法。必專用三年之功。夜止兼看性理書.
並不得雜以他書。必以讀經。空眼簿. 日填以自程。看史及學文.
必在三年外。又必擇友. 舉行藍田呂氏鄉約之目。使德業相勸.
過失相規。則學者平日皆知敦尚行實. 惟恐得罪於鄉評。則讀書不為空言.
而士習厚矣。必若此. 然後可以仰稱科制. 經明行修.
鄉黨稱其孝悌. 朋友服其信義之實. 庶乎其賢材盛而治教興也。豈曰小補。古者.
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 而賓興之。未有不教而可以賓興者。方今聖朝科制明經.
一主程朱之說。使經術理學舉業. 三者合一. 以開志道之士.
此誠今日學者之大幸。第方今學校教法未立.
不過隨其師之所知所能. 以之為教為學。凡讀書纔挾冊開卷.
已准擬作程文用。則是未明道. 已計功。未正誼.
已謀利。其始不過因循茍且. 失先後本末之宜而已。豈知此實儒之君子小人.
所繇以分. 其有害士習. 乃如此之大。嗚呼. 先賢教人格言大訓.
何乃置之無用之地哉。敢著於此. 以待職教養者取焉。
右分年日程. 一用朱子之意修之。如此讀書學文皆辦.
纔二十二三歲. 或二十四五歲。若緊著。課程.
又未必至此時也。雖前所云失時失序者. 不過更增二三年耳.
大抵亦在三十歲前皆辦也。世之欲速好徑. 失先後本末之序.
雖曰讀書作文. 而白首無成者. 可以觀矣。此法似乎迂闊.
而收可必之功. 如種之獲雲。
讀經日程 年 月 日某人
一早令倍讀冊首已讀書至昨日書一遍太長則分起 止
一面試倍讀昨日書
一面授本日書計字數以約大段面以大段分細段令朱計段數每細段面令讀正過句讀字音面說正過文義
一令每細段先看讀百遍即又倍讀百遍數足挑試倍讀倍說過而墨銷朱記後段如前段足令通作大段倍讀試過起 止
一挑試夜間已玩索書起 止
一面授說已讀書就令反覆說大義面試過起 止
一只日之夜玩索已讀書起 止
又玩索性理書起 止
一雙日之夜以序倍讀凡平日已讀書一遍起 止
又倍讀性理書起 止
一令暇日仿定本點句讀圈發字音 ○凡書忘記處朱記即補熟墨銷
讀看史日程 年 月 日某人
五日一週詳見工程
一日以序倍讀四書經註或問一遍
以序倍讀經正文
夜讀看性理書並溫
一日以序倍讀本經傳注一遍
以序倍讀經正文
夜讀看性理書並溫
一日看讀說記通鑒
參合看史
夜仿點史考釋文
一日看讀說記通鑒
參合看史
夜溫記史
一日看讀說記通鑒
參合看史
夜溫記史
日填起止
小學習字演文日程
年 月 日某人
讀經四日內分一日詳見工程
一早令倍讀冊首已讀書至昨日書一遍太長則分
一令影寫智永千文楷書約一二十紙寫五七一易樣
一以已讀說小學書作口義 呈改上簿
一說認記字門類平反虛實動靜等
一漸長學切韻考字始音偏傍音義假借等
一夜以序倍讀已讀書一遍
日填起止及所看所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