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老子講生活》

(3)

今摘取書中有益於我們為人處事的語典、章句,使我們體悟到道的真諦,回歸到自然的本性,人與人之間能和諧的相處。祝愿大家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如果說道看不見、不好說的話,那麼天,大家都能看到。天大不大?天大。因為世上的事物都在它的范圍之內,辛稼軒做詩說『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是說星的遠,并不是真的在天外。因為天的外面還是天。天驕傲過嗎?天自大過嗎?天有哪天不高興了嗎?天有時要下雨,有時要打雷,有時還要下冰雹,有時還要讓兩個行星相撞,可是,這并不是天的過失。天是按照道的眼色行事。

如果說天離得遠,仍舊不好捉摸,那麼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吧?豈止是看得見摸得著,我們有誰能夠離開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地球呢?我們依附在大地上,由大地提供給我們糧食和水,由大地安排我們的棲息地,生時大地供養,死後在大地上安臥。就是爛也要化成泥土。我們可以在我們的腳下濫挖濫掘,但大地卻沒有趁機把我們按在地下。我們肆意地欺負大地,把腥臭的大便小便排在地上,把痰吐在地上,把凡是不要的東西不管好的壞的都一股腦兒地丟棄在地上……大地不但從沒說過什麼,而且還化腐朽為神奇,把所有的垃圾都化成了肥料,化成了泥土,變成自己的東西,反過來再供養人類。這就是地的道德所在。

 一生常隨兩件寶:以重制輕,以靜戒躁。

  老子說得對,重為輕根,靜為躁君。你是個修道者,得道之人可以像云團那樣擦著山上的草尖飄浮而走。這是輕嗎?是輕。但是修道者也可以重,一屁股坐在地上,九頭牛也難以拉動。這是重嗎?這不是重。這僅是功夫而已。那麼什麼是重?你一顆不動的心才是重;什麼是靜?你一顆超然物外的心才是靜。心是個最容易浮躁最容易漂移最容易因情而動的東西。老子說過,寵辱皆驚。遇到害怕的事你害怕了,遇到高興的事你高興了,遇到生氣的事你動怒了,遇到悲傷的事你垂淚了,遇到痛苦的事你難過了,遇到新奇的事你心跳了,這都不行。

一個學生,當然這是後來的故事,學生看到一個姑娘,心動不已。他問老師,那個姑娘是什麼?老師說,那是只老虎。老師這樣說是怕學生心不寧靜。他把姑娘說成老虎是為了打消學生的念頭。可是,這學生,整夜整夜睡不著覺,他想的就是那只讓他動情的『老虎』。

老師沒說錯,正是姑娘這只老虎把學生的一顆寧靜之心吃掉了。

這個不動之心就是修道人的輜重糧草,走到哪里也不能丟掉的。

  會走路的不留行跡,會說話的不留瑕疵,會算賬的不用拔弄算盤珠子。

用不著上門閂,而沒人能夠打開才算是懂得關閉,用不著用繩索,而沒人能夠解開才算是懂捆綁技。

所以圣人善於拯救世人,而無人被棄;圣人善於拯救萬物,而無物被棄。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承襲了大道之明,得到了大道的真諦。

所以說,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師;不善的人是善人的鏡子。如果不愛老師,又不把可供借鑒的鏡子當回事,再有智慧也是身在迷中不知迷。這是要妙所在,必須牢記。

  老子說,世上的事物,本來千差萬別,各有天性,不可能讓它們隨著誰的旨意改變。再說,世上的事物沒有好壞之分,都是相比較後才有的鑒定。有前才有後,有暖才有寒,有強才有弱,有成才有毀。一切萬物都是兩個方面結合著均衡運化的。因此人事上也不能只執於某一端,那是一廂情愿。

一切都在那里自然存在著,一切都按照它們各自的天性發展著,用得著誰來執著於他的一廂情愿來搬弄它們嗎?偏來搬弄,搞了些強加於物的東西,不是反而把事情弄亂了嗎?

老子的忠告要牢記啊!大智慧的人不要偏離了天道自然的規律,而執意於主觀偏激的追求,喜好不合質樸的奢華排場之風,求取極度的安泰。這自然的發展,都有它自身的平衡。比方說凡人皆有生又有死,生死兩方面構成了人生的平衡運化。你總不能像秦始皇那樣拼命抓長生不死藥,只執於生這一端而不去死吧?而甚、奢、泰,都是違反了中道平衡的另一個極端。是不明智的追求啊。這些人為的追求終於會招來物極必反的失敗。

  你看,太陽每天都在默默照耀,天下萬物都在它的撫愛之下,連月亮的光星斗的光都是太陽光的折射。設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沒了太陽,那是個什麼結果?天地當然是一片黑暗,但是僅是黑暗嗎?一切生命無論多麼兇猛的動物還是多麼高大的植物包括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的人,都會即刻死亡。沒了色彩,沒了生命,所有的生動、靈動、激動、感動,所有的鮮活、鮮亮,都不復存在。這個世界只能是一片死寂。這樣看來,太陽的功能大不大?功勞大不大?大得不得了。但是,太陽什麼時候炫耀過自己的功勞呢?什麼時候有過怨言呢?不管是贊揚它,還是詆毀它,還是無視它,它都在那里一如既往地默默照耀。不只是太陽是這樣,容納太陽的天空也是這樣的,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大地也是這樣的。它們同質同功,生育滋養萬物而不自恃有功,本來很大卻從來不自大。這就叫『天不私覆,地不私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所以老子說:『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所以人別貪那個小便宜,大便宜也別貪。一個貪字就含著禍呢。

所以人別被一時的困境壓倒,更不要因此而絕望,因為事物仍在不斷轉化著呢。

所以人別得一時之宜而在那兒翹尾巴,尾巴任何時候不能翹。你有啥可翹的呢?你覺得了不起?你這一覺了不起,你就已經不了不起了,已經走向反面了。比你了不起的人不是很多嗎?他們誰敢翹尾巴?誰翹尾巴誰就被掀倒。被掀倒的那些人都是因為翹了尾巴,你還不吸取教訓?

再說,你那些不了起的資本,從何而來?上邊沒人領你,下面沒人捧你,你能行?你以為天沒幫你的忙,地沒幫你的忙?你并沒在這個世界之外,你與這個世界是一個整體,誰也離不開誰。就是仇人也對你有好處。因為有仇人在著,你那顆心就不敢有絲毫的疏忽更不敢有絲毫的造次,他是在從另一個方面幫著你成功。所以,這個世界是值得你感謝的,值得你敬畏的。這樣一想,你還翹尾巴嗎?

自從你降生的那一刻,你與這個世界就構成了一種關系。相互交融又相互排斥的的關系。你順應它,依附它,感知它,感激它,你就成功;你自以為是,自恃其強,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把尾巴當旗幟高高翹起,那就只剩下了失敗。

『強梁著不得其死!』

老子的話可謂振聾發聵。

  凡事心懷滿足,適可而止,就可以安命無災,長保不辱。

  所以老子說,知足的人,知道把握分寸的人,當行則行,當止則止的人,才能夠避免災禍,才能夠保住人的根本。舍本求末,本失末無。

可是,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人有病,人還不以為有病,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

  誰的世界是真實的呢?

都以為自己明白,其實都在湖涂之中。

為什麼總有爭論?為什麼總有戰爭?為什麼到處矛盾重重?

就是因為有差異,有分歧,有看法。

都以為自己對,都想著以自己的是來證明別人的非,都想把自己的是強加給別人。結果怎麼樣呢?說不服時,就壓服,壓不服時,就征服,征不服時,就冷戰。最好的結果是誰也不理誰,但誰也以為自己掌握著真理。

  學會往外扔,才能有所得。

  人最大的惡習,就是像瞎子摸像那樣,容易用自己主觀立場的印象、感受、判斷、以為、好惡、美丑等等,去看待世界,看待人事,其實得出的結論,往往并不一定符合世界或人事真實的情況。這又很像古人說的死斧者,自以為是鄰人所竊,故而看鄰人怎麼都像賊。後來自己又找到了掉在山上的斧子,再看鄰人,又怎麼都不像賊人。其實,鄰人的真實心境,你能自以為說得準嗎?

只有徹底拋棄你的種種主觀知見、偏見,世界平等的真相才能在你內心展現,看人看事看物,也不再有好壞、高下、美丑、生死、貴賤等等的喜好與厭惡,偏執的人也消失了,平靜清凈的心便昇起了,你也就在道中了。

一天扔一點,或者一下子全扔掉。說者好說,真要扔掉,別說一下子全扔掉,就是一天扔一點,也不容易。這樣扔下去,有一天你感到心里清靜了,看見你的仇人不冒火了,說明你找到感覺了。

  成大事的人,要訣就在己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老子說:『那好,我就來告訴你圣人的做法。對人治理國家,容易得很。因為他沒有自己的私心。《禮記》上怎麼說來著?『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一個人沒有自己的私心,就會是一個受到眾人歡迎的人;一個君王若是沒私心,就會受到天下人的歡迎。不是這樣嗎?為什麼有的人人緣好,有的人人緣壞?就是因為有的人少私心,有的人私心重。

  老子說,這人一生下來就預示著死。不死是不可能的。在人這一生中,生長占一個階段,衰老占一階段,死亡又占一階段。而這死亡是怎麼死的呢?老子說:『人之生生,動之死者,亦十之有三』,意思是說,為了養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到底怎麼回事?老子接著又說了一句:『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是因為太愛惜自己的身體了。

為了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寵,怕吃虧,怕上當,瞻前顧後,左顧右盼,擔驚受怕,患得患失……這樣,他那顆心整天縮成核桃樣,像是被狗反復啃過,怎麼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

你要是養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遠離死。老子舉了好幾個例子,說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會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槍,就是遇上,刀槍也不傷他。為什麼?因為他不把死當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沒法了。

養生,在老子看來,并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經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經不再怕死,那麼死也就不再是問題。生死這一關過去,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夠長生。沒想到長生,反倒能長生。一心想著長生,反而死得快。長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帶現象。

  因此,我們人應該感恩,感誰的恩?父母的恩,親戚的恩,朋友的恩,鄰居的恩,所有人的恩。我們誰也離不開誰,甚至包括敵人對手。是他們逼我們思考,逼我們聰明,逼我們少犯錯誤。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柳宗元才說出了『敵去招過,敵存滅禍』的話。

但僅僅感恩是不夠的,還要報答。報答父母,報答師長,報答社會。因此從懂事起,就該以積極的態度投身於這個社會,不斷培育自己的愛心,來愛這個世界,來愛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愛多了,仇恨就少了,愛多了,煩惱就少了,世界清平,家家和睦,人人自在安詳,那這個世界會有多美好啊。

  所以老子要人們,把眼光看得遠些再遠些,把心眼放得寬些再寬些。你方正,卻不要以此來賣弄,更不要看不起別人。你聰明,也不可鋒芒畢露,以免無意中傷害到別人。你直率,但不可放肆,直率一放肆,就會自我膨脹。你心地光明,但不可以此來耀人的眼目。你來耀人的眼,別人就會疏遠你,那樣,你就是有光明又有什麼用呢?這就說明,你的優點運用不當,就轉變為缺點了。

  真正能做大事的人,從不輕易說大話;真正有能力有智慧的人,從不輕易許諾和自夸。他們總是以做艱難之事的心態來把每一個細節小事,審慎認真地做好。這才是偉大人格成就偉大事業的榜樣啊。

  有好多的魚看到那麼多鳥在天上飛,也想跳出水面。有的還真跳了出來,可是怎麼樣呢?河岸上的死魚能回答嗎?

魚死了不知道是怎麼死的,到死也大睜著眼睛,死魚眼中仍映著天空中飛鳥的影子。人也是如此,整天依著自己的意志或者脾氣行事,偶爾意志和脾氣與道相隨,有了一些成績,就以為是自己功蓋天地;在意志和脾氣與道相悖時,肯定一敗涂地。這時,他不是總結經驗教訓,改變自己而歸向大道,反而怨天尤人。這不是和死魚一樣嗎?

(完)

本文敬摘自《老子講生活》。

前頁後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