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阿谷處女

      【原文

      阿谷處女者,阿谷之隧浣者也。孔子南游,過阿谷之隧,見處子佩璜而浣,孔子謂子貢曰:「彼浣者,其可與言乎?」抽觴以受子貢曰:「為之辭,以觀其志。」子貢曰:「我,北鄙之人也,自北徂南,將欲之楚。逢天之暑,我思譚譚,願乞一飲,以伏我心。」處子曰:「阿谷之隧,隱曲之地,其水一清一濁,流入於海。欲飲則飲,何問乎婢子?」受子貢觴,迎流而挹之,投而棄之,從流而挹之,滿而溢之。跪置沙上,曰:「禮不親授。」

       子貢還報其辭。孔子曰:「丘已知之矣。」抽琴,去其軫,以受子貢曰:「為之辭。」子貢往曰:「嚮者聞子之言,穆如清風,不拂不寤,私復我心。有琴無軫,願借子調其音。」處子曰:「我,鄙野之人也,陋固無心,五音不知,安能調琴?」

       子貢以報孔子。孔子曰:「丘已知之矣。過賢則賓。」抽絺綌五兩,以受子貢曰:「為之辭。」子貢往曰:「吾,北鄙之人也,自北徂南,將欲之楚。有絺綌五兩,非敢以當子之身也,願注之水旁。」處子曰:「行客之人,嗟然永久。分其資財,棄於野鄙。妾年甚少,何敢受子?子不早命,竊有狂夫名之者矣。」

       子貢以告孔子。孔子曰:「丘已知之矣。斯婦人達於人情而知禮。」《詩》云:「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此之謂也。

       頌曰:「孔子出遊,阿谷之南。異其處子,欲觀其風。子貢三反,女辭辨深。子曰達情,知禮不淫。」

       【語譯】

       阿谷處女,是阿谷山道旁的洗衣女。孔子與弟子到南方遊歷,路過阿谷山道,看見一佩玉的女孩子在洗衣。孔子對子貢說:「那個洗衣的女孩子,可以跟她說說話嗎?」便拿出酒器交給子貢說:「與她談談,看看她的志向。」子貢走過去,說:「我,是北邊郊野之人,從北往南,要到楚國去。正好碰上暑天,心頭熱燥得很,希望能討杯水喝,來壓壓熱燥的感覺。」女孩說:「阿谷山道,是個幽深盤曲的地方,此處的水流,一為清澈,一為渾濁,都流入大海,你要喝就喝,何必要問我呢?」她撿起子貢的酒器,正逆著流向舀水,又倒出來,然後順著水流舀水,水滿得要溢出了酒器。她跪著將酒器放在沙地上,說:「按禮的要求,我不能親手交給你。」

       子貢回去,把她說的告訴孔子。孔子說:「我已經知道了。」孔子拿出琴,拔掉軫後交給子貢說:「再去與她談談。」子貢走過去說:「剛才聽你說的,像是和暢的清風,顯得很協調和諧,使我心得到安寧。我現有一把琴,掉了調絃的軸子,希望你能幫忙調調音。」女孩說:「我,是個村野之人,生來就見識淺陋,不知五音,怎能調琴呢?」

       子貢回來,把她說的告訴孔子。孔子說:「我已經知道了。遇聖賢她將表敬意。」孔子又拿五兩葛布,交給子貢說:「再去與她談談。」子貢又走過去說:「我,是北邊郊野之人,從北往南,要到楚國去。現有葛布五兩,不敢用來充當你的身價,希望將它投放在水邊。」女孩說:「過路的客人,嗟歎良久。你拿出資財,丟棄村野。我雖年小,怎敢接受你的資財?您到現在還沒有成親,可是我已知丈夫之名了。」

       子貢回去,又告訴孔子。孔子說:「我已經知道了。這個女孩既通達人情,又通曉禮儀。」《詩經》上說:「喬木高高在南山,枝葉稀疏休息難。漢水有個好遊女,要想追求難上難。」說的就是這個情況。

       頌贊說:「孔子出遊到楚地,途經南方阿谷隧。驚歎處女與人異,多方考驗她大志。子貢三往三反復,處女辨析有深意。孔子誇她不惑亂,知情達理有風致。」

      

知情達理的阿谷處女

       《阿谷處女》出自《列女傳‧卷六‧辯通傳》,是其中的第六個故事。這個故事情節生動,引人入勝。阿谷處女的形象鮮明活潑,栩栩如生。其言語的敏捷應對與知情達理,給人深刻的印象。

       阿谷,就是大的陵谷。孔子與弟子到南方遊歷,路過一個阿谷山道,看見一位洗衣女。或許是她內在的氣質,不同於一般村婦,孔子決意試試她的志向,於是便有了子貢的「三往三反復」。

       一往。孔子拿出酒器交給子貢,子貢過去向她討水喝。女孩告知此處是個幽深盤曲之處,水流一清一濁,行人可自取飲用,不必來問也。雖如此,女孩還是撿起子貢的酒器,首先正逆著水流舀水,又倒出來。這是表明此為濁水。然後順著水流舀水,舀了滿滿一酒器。這表明此為清水,可以飲用。舀到水滿得溢出了酒器,證明她對口渴之人的關懷。但這關懷的表示,必須符合禮節,所以她跪著將酒器放在沙地上,說:「按照禮的要求,我不能親手交給你。」

     一反復。子貢回去,把她的話告訴孔子。孔子就知道了阿谷處女不是一般人,決意再試一試。於是他拿出琴,拔掉軫後交給子貢,讓子貢「再去與她談談」。

       二往。子貢又走過去,向阿谷處女表達了欽佩之感,並拿出掉了軫的琴來請其幫忙調調音。這裏面有隱喻希望藉助她能使「琴瑟和諧」,亦即表達君子對淑女的敬慕之意。此時,女孩直接拒絕,表達自己不知五音,不能調琴。

       二反復。子貢回來,告訴孔子女孩的回復。孔子對阿谷處女的瞭解又深了一層,知道她志向高遠又明理,是個禮敬聖賢之人。然後拿出五兩葛布,讓子貢「再去與她談談」。

       三往。子貢心領神會,又走過去,拿出葛布表明心跡。女孩此時的言語,既婉轉得體又有禮有節有分寸。不令「過路的客人」難堪,又讓對方知道了自己已經是待嫁之身,不能接受這樣的禮物。

       三反復。子貢回來,告訴孔子女孩的回復。孔子非常讚歎地說:「這個女孩既通達人情,又通曉禮儀。」

       人情世故,禮儀節度,這是人處於世間必須掌握的學問和藝術。通達人情是一方面,通曉禮儀是另一方面,這兩方面相結合,才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係。阿谷處女心細如髮,善體人情,謹守禮儀,有節有度,委婉坦誠,自尊自重,使孔子和弟子們都甚為敬佩其為人處事的德能。

       阿谷處女,是《列女傳》中的一個形象代表。各位看了此篇文章後,對《列女傳》是不是甚感興趣呢?歡迎大家走進聖賢文化的殿堂,多多惠覽美好的典籍,從古人的嘉言懿行中,汲取榜樣的力量,並將其融會貫通於實際生活中,創造幸福美滿人生。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前頁後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