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卦六爻皆吉,恕字終身可行。」這是清儒金蘭生氏所輯格言聯壁里的一副聯語。上聯所說的謙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一卦,因為此卦有謙卑之德,所以不論六爻如何變化,皆得亨通。學此卦者誠能謙卑自處,則在兇多吉少的世間,自可逢兇化吉。此理暫且不論。今只研討下聯所說的恕字。這是孔子教子貢的用功之道,最宜後世儒生學習。
論語衛靈公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恕字就是一言。古注恕字,有不同的解釋,但其確定的意義,則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二語。曾子依此定義,在其所著的大學篇里發揮為絜矩之道。大學說:「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孔子所說的「不欲」,曾子所說的「所惡」,舉荀子與韓詩外傳兩段文,更可得一明顯的要領。荀子法行篇:「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不能報,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聽令,非恕也。士明於此三恕,則可以端身矣。」韓詩外傳卷三:「己惡饑寒焉,則知天下之欲及食也。己惡勞苦焉,則知天下之欲安佚也。己惡衰乏焉,則知天下之欲富足也。知此三者,圣王所以不降席而匡天下。」
在論語里仁篇里,孔子告訴曾子:「吾道一以貫之。」曾子當即領悟,夫子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注重在恕字,如中庸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所以忠恕之道簡說就是恕道。而孔夫子的道就是儒學全體,包括形而上學與形而下學。無論形而上下,必自敦厚五倫盡其本分做起,而敦倫盡分必以恕字樹其根。所以夫子之道即由這恕字一以貫之。這個恕字,子貢終身行之。吾人學儒,見賢思齊,也要終身行之。
——摘自《儒學簡說》
徐醒民教授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