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大學篇里的格物學說,純講希圣希賢的用功之道,先儒注解甚多,但大都難解難行,後世學者所得的益處不大。茲舉幾家古注或論述,以資探討。
鄭康成大學注:「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
李習這復性書中:「物者萬物也,格者來也,至也,物至之時,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應於物者,是致知也。」
司馬溫公致知在格物論:「格猶捍也、御也,能捍御外物,然後能知至道矣。鄭氏以格為來,或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乎。」
朱子大學章句:「致,推極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又:「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王陽明答學者:「我解格作正字義,物作事字義。」又說:「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
以上五家解釋格物的物字,都是指外來的事物而言,格字則有四種釋義,其中以朱子為特異。朱子釋格為至,是將自己的知識推至天下事物之處,研究其中之理,研究到極處,一旦豁然貫通,就能明白自心的全體大用。這是他的即物窮理之說。但事物無窮,人生有限,何時能把無窮的事物研究至極,是一大問題。王陽明當初依此說去格竹子,一連格了七年,不但一無所獲,反而勞思致疾,可以想見其困難。朱子以外,鄭氏以善惡之知感來善惡之事,李氏心不應物,溫公捍御外物,王陽明正事之不正,雖似不難,其實也不容易。吾人眼之所見,耳之所聞,身所接觸,無一而非事物。所有事物,一經見聞接觸,便如攝影然,留其影相於心中,欲使其心不與物相應,或者捍御,又何能為。縱使能以不應,或能捍御,但過去長久時期,已入心中的事物,又該如何處理,所以問題依然不能解決。
格物是大學所講的第一條目,大學開頭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光明的性德,具備一切智能能力,人人本有,因此人人可以成為圣人。但這明德為物所蔽,以致不明。明明德就是要把為物所蔽的明德發明出來。要發明明德,則必須講格物。古注物字,皆從外來,其實是由自心而起。自心每起一念,即含無窮的事物,這些事物與生俱來即在心念之中。吾人心念中何以有這些事物,如以周易的原理解釋,即由人人本具的太極生出兩儀之後,便有時間空間的假相,再由時空假相幻生一切事物,所以一切事物皆在心內,而非外來。太極、明德,名異而實同,都是指自心不動的理體而言,原為通體光明,本無一物,太極之生兩儀,明德之有物,都是幻生幻有,雖然一切是幻,但人人皆以為真實。以幻為真,這是人的通病。大學「致知在格物」一語,就是教希圣希賢的學者了解自心動念就是來物,當下看破,知為幻有。念念如此觀察,便是念念致知在格物的功夫。
——摘自《儒學簡說》
徐醒民教授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