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事系列》之二十五
禮不非議
【原文】:
子路問於孔子曰:「魯大夫練而杖,禮也?」孔子曰:「吾不知也。」
子路出,謂子貢曰:「吾以為夫子無所不知,夫子亦徒有所不知也。」子貢曰:「子所問何哉?」子路曰。
「止,吾將為子問之。」遂趨而進曰:「練而杖,禮與?」孔子曰:「非禮也。」
子貢出,謂子路曰:「子謂夫子而弗知之乎?夫子徒無所不知也。子問非也。禮:居是邦,則不非其大夫。」
——《孔子家語•曲禮子夏問第四十三》
【白話易解】:
有一次,子路向孔夫子請教說:「魯國的一位大夫,在父母周年祭的時候,還拿著哭喪棒,這樣做合於禮嗎?」孔子回答說:「我不知道啊。」
子路聽後,不以為然,對子貢說:「我以為夫子無所不知,原來夫子也有不懂得的道理啊。」子貢聽後,問:「您請問夫子的是什麼問題呢?」
子路於是將與夫子的對答告訴了子貢,子貢聽了,說:「好,您在這稍等,待我替您去問一下吧。」
於是,子貢快步到孔子面前,向孔子請問道:「如果在周年祭的時候,還拿著哭喪棒,這樣做合於禮嗎?」孔子回答:「不合於禮。」
子貢告退後,告訴子路,并對子路說:「您說夫子不知道麼?其實夫子真是無所不知啊,只是您問得不合禮罷了。依禮的規定:住在這個國家,便不可非議這個國家的大夫。」
《孝經》云:「禮者,敬而已矣。」子路貿然問於孔子,魯國一位大夫在父母周年祭的時候,還拿著哭喪棒,是否合於禮?這一問,本身就不合於禮,故夫子答「吾不知也」。因為在其國,不非議其國大夫,便是守禮。
子路不知原由,還以為夫子真不知道,對夫子產生疑惑。幸得子貢得知後,能依禮發問,借此解開了子路的疑問。
由此可見,夫子的嚴於律己,謹守禮儀,時時處處都是先要求自己做到,以圣賢之教來反觀內省,而非要求、評論他人。
我們在學習圣賢教誨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見到一些人不合禮、不守禮時,內心會有不平,可能是輕視,也可能是排擠,又或是要求別人要如何如何,無形中,便產生了一種高己卑人心,一種控制心,卻忘了反觀自己,自己的心念與言行是否合禮,是否守禮。因此,學了很多外在的禮儀形式,卻忽略了禮的本質,最重要的就是一個「敬」字!
夫子的這則故事,可以給予我們很好的啟發,借助禮儀的外在表現,啟發內心的真誠恭敬,也由內心的恭敬,自自然然對他人表現一種禮敬的態度。如此,人與人之間自然會更加和睦融洽。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