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孔子故事系列》四十九

君子無所不慎

【原文】

子貢為信陽宰,將行,辭於孔子,孔子曰:「勤之慎之,奉天子之時,無奪無伐,無暴無盜。」子貢曰:「賜也少而事君子,豈以盜為累哉!」

孔子曰:「汝未之詳也,夫以賢代賢,是謂之奪;以不肖代賢,是謂之伐;緩令急誅,是謂之暴;取善自與,謂之盜。盜,非竊財之謂也。吾聞之,知為吏者,奉法以利民;不知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怨之所由也。治官莫若平,臨財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改也。匿人之善,斯謂蔽賢;揚人之惡,斯為小人。內不相訓而外相謗,非親睦也;言人之善,若己有之;言人之惡,若己受之。故君子無所不慎焉。」

——《孔子家語•辯證第十四》

【白話易解】:

子貢去做信陽的長官,準備上任了,向孔子辭行,孔子說:「要勤懇,要謹慎,要依照自然的季節指導農業生產。不要奪取,不要破壞,不要殘暴,不要盜竊。」子貢說:「我從年輕的時候,就在先生這里學習,難道犯過偷盜的過失麼。」

孔子說:「你沒有進一步了解啊。用才德兼美的人去取代才德兼美的人,這就叫做『奪』;用不才的人去取代有才的,這就叫做『伐』;政令很寬松而處罰很暴躁,這就叫做『暴』;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歸於自己,這就叫做『盜』。盜,不是一般所謂的盜竊財物。我聽說:善於做官的,遵循法令辦事,使百姓得到好處;不善做官的,歪曲法令辦事,使百姓受到損害,這是怨恨產生的根源啊。整頓官風,沒有比公平更好;面對財貨,沒有比廉潔更好。清廉和公平的操守,怎麼也不能變易啊。隱藏別人的好處,這就是埋沒人才;揭發別人的丑行,這就是不正派的人。不是在內部互相規勸,而是在外面互相誹謗,便不可能親昵而和睦地相處。說人家的好處,就像我自己的好處一樣;說人家的壞處,好像自己受到別人的攻擊一樣。所以有道德修養的人,沒有一個地方不戒慎恐懼啊。」

子貢即將上任,夫子教其「無奪無伐,無暴無盜」。子貢初聽實感疑惑,自己跟從夫子學習這麼久,難道夫子還會懷疑自己偷盜嗎?經過夫子解釋,才知,這「奪、伐、暴、盜」還有其更深的一層意思在。

「以賢代賢,是謂之奪;以不肖代賢,是謂之伐;緩令急誅,是謂之暴;取善自與,謂之盜。」如果某職位已有適當人選,就不宜再另外選人代替,以賢代賢是對人才的不尊重,可以說是「奪」的行為。同樣的,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歸於自己,這就叫做『盜』。盜,不是一般所謂的盜竊財物。為何夫子會如此教導子貢?正因子貢即將上任,為民請命,身為父母官,自當克己守禮,造福百姓,倘若行為有失,則會有損於行政,危害百姓利益。故君子無所不慎,這謹慎,也是為了大眾的福祉,為社會的楷模。

故《大學》亦云「君子必慎其獨也」、「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同樣表現君子謹小慎微的態度。孔子教導子貢無所不慎,也是這個道理,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但可修身養性,亦能用自己的德行智慧,造福百姓。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