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論語 ? 子路第十三》菁華選粹

白話解

1.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白話解:孔子說:「名份不正當,就無法說得順理(理不直則氣不壯);說話不能順理(順口),做起來就不容易成功;做不成事,禮樂的教化就不能興盛;禮樂的教化不興,單用刑罰,法律刑罰也不能用得恰當;法律刑罰用得不恰當,人民就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了。」

人民不知如何是好,天下將亂矣。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白話解:孔子說:「領導者本身正直沒有偏差,就是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倘若自己都作不好,就是有命令,人民也不肯聽從。」

這就是正人須先正己的道理。

3.葉公問政。子曰:「近者悅,遠者來。」

白話解:葉公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孔子說:「使近處的百姓人人歡喜快樂,遠處的老百姓都愿意來歸服。」

為政先得民心。

4.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白話解:孔子說:「不要只求速成,不要只見小利。求速成,必定缺乏考慮草率從事,事必難成;只見小利沒有遠見,貪圖小利將因小失大,成就不了大事。」

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白話解:孔子說:「君子能與大眾和諧相處,但并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是曲從私黨,同流合污,而不能與大眾和諧相處。」

6.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白話解:孔子說:「君子心地坦然光明正大,所以坦然自在而不驕傲,小人驕傲卻無法坦然自在。」

7.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白話解:孔子說:「剛正、果敢堅忍、性情樸實、說話遲鈍,不會巧言令色,這四種德行都接近仁。」

近仁并不等於仁。

前頁 後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