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論語 ?公冶長第五》講要選錄

(二)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與。子路聞之喜。子曰: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桴,注:「桴,編竹木也,大者曰筏,小者曰桴也。」材,注為桴之材,皇《疏》又訓哉字,材哉古字同,注材,裁也。

孔子不能行道於,乃周游列國,亦不能行,遂有此言。意謂乘桴於海雖危險,然為行道,無所顧慮。門人中有能從我之勇者,其為仲由與。子路聞此言,喜之。孔子乃曰,也勇過於我,不合中道,然而,再取如子路此種人材亦無矣。

孟武伯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也何如。子曰: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也何如。子曰: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孔子答曰不知。意為不清楚。蓋問之不得其要也。武伯意有未愜,故再問。孔子答曰:,可使治理大國兵賦,不知其仁。又問冉求之仁何如。子曰:,可使為卿大夫之家臣,不知其仁。又問公西華之仁何如。子曰:赤,可使在朝與外國賓客言,不知其仁。三弟子皆有可使之才,子路軍事,冉求政治,公西華外交。

孔安國注:「賦,兵賦也。千室之邑,卿大夫之邑也。卿大夫稱家。諸侯千乘,卿大夫故曰百乘也。宰,家臣。」

孟武伯三弟子仁,孔子答以不知者,氏《正義》引程瑤田《論學小記》說:「夫仁至重而至難者也。故曰仁以為己任,任之重也。死而後已,道之遠也。如自以為及之,未死而先已,圣人之所不許也。故有人之仁於夫子者,則皆曰未知。蓋曰吾未知及焉否也。」

子謂子貢曰:女與也孰愈。對曰:也,何敢望也,聞一以知十;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孔子子貢曰:汝與顏回誰比誰勝。子貢對曰:何敢比,聞一知十,聞一知二而已。孔子曰:汝不如,吾與汝俱不如。

愈,注猶勝也。吾與女之與,儒皆訓為連系詞,《集注》作許解,今從注。

章鉅《論語旁證》,引曰:「聞一知十,不是聞一件限定知得十件,只是知得周遍,始終無遺。聞一知二,亦不是聞一件知得二件,只是知得通達,無所執泥。」

樹德《集釋》,引何治運《雜著》云:「或問於余曰,如儒說,則孔子果不如顏淵乎。曰,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此孔子之樂天知命也。子在何敢死。此顏子之樂天知命也。顏子未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之不如,一也。吾與言終日,不違如愚。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顏子未六十而耳順,孔子之不如,二也。顏子之未達一間者,從心所欲不踰矩耳。」間是閑的俗字。《說文》:「閑,隙也。」顏子只有一隙距離未及孔子。那就是未到孔子「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

逢祿《論語述何》:「世視子貢賢於仲尼子貢自謂不如顏淵,夫子亦自謂不如顏淵。圣人溥博如天,淵泉如淵也。若顏子自視,又將謂不如子貢矣。」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於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與改是。

宰予,《論語》記者例當稱其字,此直書其名,先儒考證當依古本作我。

晝寢,古注多為晝眠,或作畫寢,即繪畫寢室,有奢侈之義。糞圬皆有動靜二詞義。

此章後節加子曰,《集注》氏疑子曰為衍文,不然則非一日之言,氏《正義》謂為前後章相發明。

晝眠,或晝入寢室休息,古時皆不許。宰我晝寢,孔子責其怠惰,故曰:如朽木不可雕也,如年久剝蝕之墻壁不可圬也,對於宰予,當如何責之耶。

孔子曰:原來我對於人,聽其人之言,即信其人之行,今我對於人,聽其人之言,不能盡信,而須觀察其人之行。「於與改是。」孔安國注:「改是者,始聽言信行,今更察言觀行,發於宰我晝寢也。」此意是說,由於之晝寢,使我改為察言觀行。又有一說。宰予之晝寢也,當改之。

皇《疏》引一家云,宰我「與孔子為教,故托跡受責也。」又引范寧云:「夫宰我者,升堂四科之流也,豈不免乎晝寢之咎,以貽朽糞之譏乎。時無師徒共明勸誘之教,故托夫弊跡以為發起也。」又:「珊琳公(即釋慧琳)曰:宰予見時後學之徒將有懈廢之心生,故假晝寢,以發夫子切磋之教。」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也慾,焉得剛。

棖,今讀成音。古音讀長。《疏》云,蓋孔子弟子申續王肅申繚申堂公伯繚皆是申棖,據儒考證,有誤。

注,剛謂強。注,慾,多情慾。《疏》,夫剛人性無求,而申棖性多情慾,多情慾者必求人,求人則不得是剛,故云焉得剛。

剛與慾不相容,剛必不慾,慾必不剛。剛者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可以當之。慾則反是,洪承疇可為例。

李中孚《四書反身錄》:「正大光明,堅強不屈之謂剛,乃天德也。全此德者,常伸乎萬物之上。凡富貴貧賤,威武患難,一切毀譽利害,舉無以動其心。慾則種種世情系戀,不能割絕,生來剛大之氣,盡為所撓。心術既不光明,遇事鮮所執持。無論氣質懦弱者多屈於物。即素貞血氣之強者,亦不能不動於利害之私也。故從來剛者必無慾,慾者必不剛,不可一毫假借。」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也,非爾所及也。

子貢曰:我不欲人以此事加之於我身,吾亦不欲以此事加之於人。孔子曰:此非汝所能及也。

此是恕道,尚非大賢所及,仁可知矣。

氏《正義》:「瑤田《論學小記進德篇》曰,仁者人之德也,恕者行仁之方也。堯舜之仁,終身恕焉而已矣。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此恕之說也。自以為及,將止而不進焉。故夫子以非爾所及警之。」

恭錄自《論 語 講 要》雪公 講述 ,徐醒民教授 敬記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前頁 後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