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論語 ?公冶長第五》講要選錄

(四)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令尹,國官名,如中原各國之宰相。《集解》孔安國曰:「令尹子文大夫,姓,名,字於菟。但聞其忠事,未知其仁也。」

三仕三已事無詳考,惟在楚莊王時,之戰,子玉為帥,敗績,自殺。子玉子文所舉之人,子文以此去職。余皆不詳。諸儒之注議論紛紜,然子張所舉三仕三已,且以舊政告新令尹,必有所據。孔子答曰忠矣。子張又問曰,仁矣乎。孔子答曰:未知,焉得仁。《集解》孔安國注:「但聞其忠事,未知其仁也。」《集注》從之。然經文「未知」下加「焉得」二字,究作何解。若依鄭康成讀知為智字,即有智始有仁,則文易解矣。智與仁孰先孰重,《中庸》、《論語》所說智仁勇,皆是智在仁上,若依內典,智尤重要。《疏》引李充云:「進無喜色,退無怨色,公家之事,知無不為,忠臣之至也。子玉之敗,子文之舉,舉以敗國,不可謂智也。賊夫人之子,不可謂仁。」

子張又舉崔子君,陳文子棄而違之,以問孔子孔安國注,崔子陳文子,皆是國大夫。氏《集釋》,引惠棟《九經古義》說,崔子注,《魯論》讀為高子,今從《古論》。氏《正義》說:「莊公名光,《左》襄二十五年《傳》言,莊公崔杼之妻氏,崔杼弒之。」時與崔杼同朝之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逃之他邦,所至皆感如崔子,一再去之。子張故問,陳文子何如,可謂仁矣乎。孔子答:清而已矣,未智,焉得仁。何以未智,君昏,未聞文子進諫,亦未聞其阻崔子之弒君,是為不智,又何能稱為仁者。然得一清字,亦得一種人品,今世尤可貴。

【按】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一章。舉三仕三已等相問。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何晏孔安國朱考亭,皆以知音如字。有焉得二字。與孟武伯子路仁乎。子曰:不知其仁也。語氣有異。然班固王充鄭康成顏師古等,皆以知作智音。加焉得二字,與直云不知,分明各異矣。

主智音者,似以智仁有先後之別。顏曰:智雖利物,不如仁所濟遠。班氏則表先圣後仁及智之次。《論衡》云:智與仁不相干。五行之道,不相須而成。《書古今人表》,所列九品,智人下仁人一等。是恐先智後仁,有違圣訓也。
  
竊按《禮記•中庸》篇:「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又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論語•子罕》篇:「智者不惑,仁者不懮,勇者不懼。」此三經文,皆以智字開端,統為孔子之說。其中寧無含義,有何不敢依述。再《禮•大學》篇,明德新民兩綱,各有四目。內在格致,智也。外在修齊,仁也。經云:「智者不惑。」既不惑矣,始能意誠心正。又云:「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既仁為孝弟之本,而後齊治平,自可推而進之。是無不以智為先也。

然凡一事,必有兩端。如正邪真偽等。智與仁,亦不例外,在勿自欺。今所言之智與仁,皆指正與真者而論也。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集解》:「曰,季文子大夫季孫行父、謚也。文子忠而有賢行。其舉事寡過,不必及三思也。」《集注》:「程子曰:三則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譏之。」

三思自古解說不一,說不免膠瑟,世有一思即起私意者,何必至於三。思不宜有所限制。楊昇庵說:「《中庸》云,思之弗得弗措也。《管子》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皆不限於三。此說可從。又如《中庸》慎思,內典聞思修三慧,皆是多思。孔子此言再斯可矣,蓋如注,專對季文子而發,非言人人凡事再思即可也。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寧武子馬融注:「大夫寧俞,謚也。」孔安國注:「佯愚似實,故曰不可及也。」大夫寧武子,邦有道,則施其能,是謂智也,邦無道,則韜其光,是謂愚也。此愚即是智,否則邦有道時,何能變為智者。武子之智,他人學之可及,然其愚也,他人學之不及。人不知,而不慍,是其不可及之故,此古人所難能,惟之五羖大夫百里奚,方在虞時,以及逃楚時,似之。

子在,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孔子國,思歸國,發此感嘆。歸與,回也,再言,加重其詞。小子,是指在之弟子。黨,謂志同道合者。狂者進取。簡、如注為大。狂簡者,志在大道,而忽其小事。斐然二句,意為文章等已有成就可觀,然尚未明大道,不知所以裁定,故須回調理之。

據《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思歸,是在魯哀公三年。此時孔子年已六十。「不知所以裁之」一句,《世家》為:「吾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伯夷叔齊。」《集解》:「曰,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孤竹,國名。」《疏》:「孤竹之國,是殷湯所封,其子孫相傳至夷齊之父也。父姓墨臺,名,字子朝伯夷大而庶,叔齊小而正,父薨,兄弟相讓,不復立也。」《孟子•萬章》篇:「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此處論,但講不念舊惡,與孟子所說要點不同,不相矛盾。

「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疏》:「此美夷齊之德也。念,猶識錄也。舊惡,故憾也。希,少也。人若錄於故憾,則怨恨更多。唯夷齊豁然忘懷,若有人犯己,己不怨錄之,所以與人怨少也。」

《疏》:「此章美伯夷叔齊二人之行。不念舊時之惡而欲報復,故希為人所怨恨也。」

奇齡《四書改錯》:「此惡字,猶《左傳》周鄭交惡之惡。舊惡,即夙怨也。惟有夙怨而相忘,而不之念,因之恩怨俱泯,故怨是用希。此必有實事而今不傳者。」交惡之惡,憎義,烏故切,音污,去聲。

伯夷叔齊不含舊惡,即是不念舊怨之義。舊怨是既往之怨。既往不咎,予人以自新之路。怨是用希者,用,以也,「是用」即「是以」之辭。夷齊不咎既往,舊怨者知之,亦不咎既往。怨,是以希少。此義即如《疏》說:「故希為人所怨恨也。」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微生高人,姓微生,名。《國策》,《莊子》,《漢書•古今人表》,微皆作尾。有直名,如與女子約會於橋下,女子未至,大雨,水至,守其信,抱橋柱不去,溺死。時人以為信既如是,直亦可知。孔子不以為然,舉轉乞醯(醋)而與或人之事,證其非直。古注或謂微生乞諸其鄰,冒為己物以與人,然孔子只說直,未說其它。直心是德,直者真心。《春秋》大夫史魚屍諫靈公之史官董狐之筆,直書趙盾弒其君。皆是直。然有事不直而理直者,如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又如孔子不見陽貨,擇其它適而回訪之,此皆是直,是權變之直,微生高不知也。 

恭錄自《論 語 講 要》雪公 講述 ,徐醒民教授 敬記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前頁 後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