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講要 ? 述而第七》
(四)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集解》:「孔安國曰,葉公,名諸梁,楚大夫,食采于葉,僭稱公。不對者,未知所以答也。」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事後孔子知之,乃自述為人云云,以語子路。發憤忘食三句,文易曉,意思如何,孔子未加說明,諸注所云,皆是揣測之辭。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集解》:「鄭玄曰,言此者勉勸人於學也。」
皇《疏》:「知之,謂知事理也。孔子謙以同物,故曰,我有所知,非生而自然知之者也。我既不生知,而今有所知者,政由我所好古人之道,疾速以求知之也。敏,疾速也。」
孔子在當時已有圣人之名,如《子罕篇》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圣人生而知之者,然非不學,如問禮於老聃,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等,皆好古敏以求之也。今世縱有生知之者,亦須勤學新事物,何況非生知之者,不學可乎。
◎子不語:怪、力、亂、神。
《集解》:「王肅曰,怪,怪異也。力,謂若奡蕩舟,烏獲舉千鈞之屬也。亂,謂臣弒君,子弒父也。神,謂鬼神之事也。或無益於教化也,或所不忍言也。」
皇《疏》:「或無益於教化,解不言怪力神三事。或所不忍言,解不言亂事也。」
語與言有分別。語者對語,言者自言。孔子著作,非不言亂事等,如臣弒其君,子弒其父,《易文言》,《春秋》皆有之。此不語者,設有人問此等事,孔子不為解釋,免其習為惡事也。或亦有語者,如劉氏《正義》所引《書傳》言,夫子辨木石水土諸怪,及防風氏骨節專車之屬,皆是因人之問而答之。然此所答,當為研究博物而然。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集解》何晏注:「言我三人行,本無賢愚。擇善從之。不善改之。故無常師。」
皇《疏》:「我師彼之長,而改彼之短。彼亦師我之長,而改我之短。既更相師法,故云無常師也。」
劉氏《正義》,何注似以「行」為言行之行,三人之言行本無賢愚,其有善不善者,皆隨事所見,擇善而從之改之,非謂一人善,一人不善也。
此章各注以劉氏之解何晏《集解》為可從,陳天祥《四書辨疑》亦從此說。不求備於一人也。皇《疏》「改彼之短。」只可施於深交。如交不深者不能改也。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至宋,與諸弟子演禮大樹下。宋桓公後代司馬向魋,向是桓公之族,故亦稱桓魋,其人甚惡,欲殺孔子,已拔其樹。諸弟子欲抵抗,孔子不許,乃離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遂為是語。事見《史記?孔子世家》。孟子《萬章篇》,孟子亦云:「孔子微服而過宋。」變更衣服,即得脫險。
《集解》:「包曰,桓魋,宋司馬。天生德於予者,謂授我以圣性也。合德天地,吉而無不利,故曰其如予何也。」
圣人處變,既知自有其德而無憂,然又微服以過。權變之道,陰陽不測,神而通之。非賢人以下可與知也。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集解》:「包曰。二三子,謂諸弟子。圣人智廣道深,弟子學之不能及,以為有所隱匿。故解之也。我所為無不與爾共之者,是丘之心也。」
《論語集釋》:「任氏《四書約旨》,爾是虛字。若作實字指二三子,反侵無不與二三子意。」此解可從,爾字是語助詞。
他注或以圣人獨提出一行字,蓋以躬行望二三子也。此解以行示教,固無不可,然圣人言教亦不可無。故行字中當含有言意。圣人之智愈廣博,而愈無處不在,道愈深微,而愈無時不顯,故不但無所隱秘,且所為者無不是指點二三子,故曰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
「吾無隱乎爾」者,孔子言語行為心意皆無隱藏。圣人之學明顯而無秘密。誠心求之可也。然而,求之不誠者,其不誠之心亦無隱藏。《大學》:「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思之,思之。
恭錄自《論 語 講 要》雪公 講述 ,徐醒民教授 敬記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前頁
後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