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論語 ?里仁第四》菁華選粹

白話解

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

白話解:孔子說:「一個鄉村、社區應該具有淳樸、忠厚、仁德的風氣才算美好,如果選擇住所,不去選擇風氣淳樸善良,有仁德的地方,哪里算得上有智能呢?」

2.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白話解:孔子說:「富有和尊貴是人人所希求的,如果不是用正當的手段取得,也不愿意接受。貧窮與卑賤是人人所厭惡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手段來改善,也一定不會逃避的。」

3.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白話解:孔子說:「凡人的過失,總會偏向跟他的性情一樣的類型,只要觀察他所犯的過失,便可知其人心中有沒有仁了。」

4.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白話解甲:孔子說:「如果能在早上聽聞『人生大道』,就算是晚上死了,也了無遺憾!」

(大道難聞,今生能聞、能行,可謂死而無憾矣!)

白話解乙:孔子說:「如果有一天能聽到『天下太平』的消息,就是馬上死去也無遺憾!」毛子水先生注譯

5.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白話解:孔子說:「有志之士,既然存心在道,還以粗糙的衣服和簡陋的飲食為恥辱,那就不值得和他議論『道』了。」

6.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白話解:孔子說:「如果放任自己依據個人『利益』來行事,必將招致很多怨恨。」

7.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白話解:孔子說:「不要懮慮得不到職位,應該懮慮沒有擔任那個職位的才能。不要懮慮沒有人知道我,應該注重自己有沒有值得別人認識、了解的才德。」

8.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孔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白話解:孔子說:「參啊!我平日所講許許多多的道,實在可以用一種道理來融會貫通啊!」曾子回答說:「是的。」孔子出去以後,同學們問:「老師說的是什麼意思?」曾子說:「老師所說的道理,不過是『忠恕』罷了。」

按錢穆先生注:忠恕之道即仁道,盡己之心以待人謂之忠,推己及人之心謂之恕。孔子亦自言:「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其恕乎?」

9.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白話解:孔子說:「君子只曉得義,小人只曉得利。」

存心不同故。

10.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白話解:孔子說:「遇見賢人,就想跟他學習向他看齊;遇見不賢的人,要能夠反省自己,有沒有同樣的毛病。」

11.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白話解:孔子說:「服侍父母,如父母有過錯時,應當委婉勸諫,父母不接受時,應當照常保持恭敬的心,不可以違逆不孝,等待機會再行勸諫,雖然如此懮心操勞,內心一點怨恨也沒有。」

1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白話解:孔子說:「古人不隨便說話,因為恐怕說了不能做到,是一件可恥的事。」

13.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白話解:孔子說:「君子對自己想要說的話,相當慎重,顯露出有點遲鈍的樣子,做起事來卻十分勤快敏捷。」

鄭玄注:「言欲難,行欲疾。」

14.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白話解:孔子說:「有德行的人不會孤立,必定有人來親近他。」

前頁 後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