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處世之道

 

 

 
 

吉田教授的最後一堂課

一九八〇年代,日本經濟一片繁榮,企業爭相預約畢業生。出自名校的學生,有兩、三家公司待挑選是常事。我那時即將自日本的上智大學畢業,教授社會學的吉田教授在最後一堂課,一反平日讓學生隨意就座的方式, 將四年級的學生全部請到前面幾排的座位。宛如對即將出征的屬下,做最後的叮嚀。 

吉田教授開口說道:「恭喜各位已經在日本一流企業找到很好的工作。各位都是頂尖學校的學生,資質比一般人優秀很多,初入社會時,難免遇到一些能力不如各位的同事,卻偏偏是各位的頂頭上司。工作難免會犯錯,難免會挨上司的怒罵。但請各位牢牢記住:挨罵的時候,無論對錯都不要辯解。」 

聽到這里,我不由得產生疑惑:「無論對錯,都不要辯解? 這豈非加深誤解?豈非等於公然認錯?有必要為區區幾斗米,如此折腰嗎?」 

吉田教授似乎看出了我們的疑惑,繼續說道:「是的,無論對錯,都不要辯解。各位盡管立正站好,頭愈低愈好,不斷點頭, 大聲說:『是的,謝謝指正』,『是的,對不起,下次不再重犯』, 『是的,非常抱歉,今後改進……』」

留學生之中有人打斷教授的話,發問道:「如果自己沒有錯,還要這麼低聲下氣嗎?」吉田教授笑著回答:「各位想想,如果真的不是自己的錯,怒氣中的上司也聽不進任何解釋,到最後,事情也會轉變成『態度不佳』的錯, 這樣只會加深事態的嚴重性。 盛怒中的『斥責』,就宛如『齊發的萬箭』。 利箭迎面而來,各位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沒有錯,就抬頭挺胸努力辯解,結果被萬箭穿刺得滿面豆花。各位要低頭,要彎腰,愈低愈好,愈彎愈好,讓萬箭全部掠過頭頂,隨風而去,不要害得自己萬箭穿心。等到怒氣過後,各位抬起頭來,毫發無傷,還是英俊美貌。」 

吉田教授唱做俱佳,引得全堂陣陣笑聲。 

「想想看,怒氣中的上司,聽得進幾句辯解?而如果真的不是各位的錯,辯解的結果,證明是上司的錯,如此,公然讓上司漏氣,對各位也沒有多大好處。」

「話說回來,明明不是各位的錯,卻還能立正站好,彎腰低頭,不斷地道歉,大聲感謝指正等等。了解內情的同事看在眼里,必然會佩服各位的胸襟。事後,等上司氣消了,或適當時機再找機會跟上司說明:『其實上一次……』上司了解之後,內心必然會想:『罵錯了,還能如此虛心受教。這是老道的業務人員才做得到的,又沒有讓我公然漏氣,跟我辯駁。等於欠你一次情,好小子。』職業生涯很長,上司自然會找機會設法補償各位的,各位不必擔心被誤會,努力工作,時間將會證明一切的。萬一真是因為自己判斷錯誤,還強詞奪理,日後將會很辛苦,可能要做許多事才補得回來。」

吉田教授早已退休,我也由挨罵的上班族,變成責罵部屬、討人厭的上司了。 

對於喜歡據理力爭,一切講求合理的我,在上班生涯中,幸賴牢記著吉田教授的叮囑,幸運地很少挨罵,但是每當看到日本同事們,不論是遭上司批或挨話筒另一端的客戶抱怨時,都是「立正、低頭、彎腰、大聲道歉:下次改進,下次改進」,心里總是納悶:「難道他們都上過吉田教授的最後一堂課嗎?」

編後語:看完上篇短文,大家一定想這位作者好幸運,能在就業

前獲得如此重要的處世經驗傳授。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請來吉田教授啊。不知下面的話語大家有否聽過:「父兄長上有所教督,但當低首聽受,不可妄大議論。長上檢責,或有過誤,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隱默。久,卻徐徐細意條陳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當是偶爾遺忘。或曰,當是偶爾思省未至。若爾,則無傷忤,事理自明」。

這句話出自中國童蒙養正書籍《養正遺規》之《朱子童蒙須知》的「言語步趨」部分。如果我們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誨,在家我們是好子女,在校是好學生、好同學,在單位是好員工,而且做得自自然然,無任何勉強,從小到大一路好順呢。

《弟子規》中還有更簡短的教誨「有則改 無加警」、「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有人肯對我們勸善規過,我們感恩還來不及呢。合理的部分認真聽取,若有與事實不符的情形,或被誤會了,不正是磨練安忍德能的好機會嗎?把領導當作父母,即使受到誤批,也有一句教誨可以讓我們處之泰然,那便是「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如若真能

如是而行,則我們身邊如父母兄弟般的良師益友會越來越多。

吉田教授就在我們華夏傳統文化的經典里。您找到了嗎?

感謝網友提供的資訊

前頁 後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