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資源愛護家
入冬以來,北京的天空中常常灰蒙蒙的,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空氣質量預報多了起來。記得小時候特別愛看天,天總是碧藍碧藍的,即使是冬季,也依然是那麼透亮乾凈,偶爾飄過幾絲白云,像是給天系上一條白紗巾,看著看著,心里不知不覺變得明朗清凈。
現在呢?偶爾一抬頭,看見一個塑料袋飄在半空,是常有的事。整個城市更像是籠罩在塵霧里,天空再也不現兒時的顏色。水污染,食品污染的消息也不時傳來……環境已不堪重負,恢復它原本的美好,是我們每個人的期望,而這一切都要從我們自己做起。最近,看到了兩則短文,深受感動。
一張德國罰單
在去德國考察前,我們在描繪著、揣摩著這個國度。到達港口城市漢堡之時,我們習慣先去餐館,已在駐地的同事免不了要為我們接風洗塵。駐地的同事看到大家饑餓的樣子,就多點了些菜,餐館客人不多,上菜很快,我們的桌子很快被碟碗堆滿。
這一餐很快就結束了。結果還有三分之一沒有吃掉,剩在桌面上。結完賬,出了餐館大門,沒走幾步,餐館里有人在叫我們。不知是怎麼回事,是否誰的東西忘記拿了?我們都好奇,回頭去看看。
原來是幾個白人老太太,在和飯店老板嘰哩呱啦說著什麼,好像是針對我們的。
看到我們都圍來了,老太太改說英文,我們就都能聽懂了,她在說我們剩的菜太多,太浪費了。
「我們花錢吃飯買單,剩多少,關你老太太什麼事?」同事阿桂當時站出來,想和老太太練練口語。
聽到阿桂這樣一說,老太太更生氣了,為首的老太太立刻掏出手機,撥打著什麼電話。
一會兒,一個穿制服的人開車來了,稱是社會保障機構的工作人員。問完情況後,這位工作人員居然拿出罰單,開出50馬克的罰款。
這下我們都不吭氣了,阿桂的臉不知道扭到哪里去了,也不敢再練口語了。
駐地的同事只好拿出50馬克,并一再說:「對不起。」
這位工作人員收下馬克,鄭重地對我們說:「需要吃多少,就點多少!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有很多人還缺少資源,你們不能夠也沒有理由浪費!」
我們臉都紅了。但我們在心里卻都認同這句話,一個富有的國家里,人們還有這種意識。
我們得好好反思:我們是個資源不是很豐富的國家,而且人口眾多,平時請客吃飯,剩下的總是很多,主人怕客人吃不好丟面子,擔心被客人看成小氣鬼,就點很多的菜,反正都有剩,你不會怪我不大方吧。
事實上,我們真的需要改變我們的一些習慣了,并且還要樹立「大社會」的意識,再也不能「窮大方」了。那天,駐地的同事把罰單復印後,給每人一張做紀念。
日本民眾認真對待垃圾分類
在日本,無論是政府還是普通居民,扔垃圾已是一件必須嚴格遵守和認真執行并已形成規矩的事情,而且是一件已經做得非常細致的事情。
每年的12月份,我和樓里的所有住戶,都會收到一張來年的特殊「年歷」:每月的日期都由黃、綠、藍等不同的顏色來標注。在「年歷」的下方注有說明:每一種顏色代表那一天可以扔何種垃圾。「年歷」上還配有各種垃圾的漫畫,告訴人們不可燃的垃圾都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都包括哪些,使人一目了然。有了這張「年歷」,在這一年里,人們都要按照「年歷」的規定日期來扔不同的垃圾。
居民根據當地政府的規定,在每周固定的時間用標準的垃圾袋擺放在固定的地點。以我所在的東京都港區為例,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資源垃圾。居民用東京都23區指定的白色垃圾袋把垃圾擺放在自家附近的垃圾擺放點。上午八點鐘左右,區政府的垃圾清理車會沿居民區收集垃圾,然後直接運往垃圾處理廠。日本國土狹小,城市居民密集,不適合修建大量垃圾站。及時地處理垃圾,保證了城市的整潔。特別是夏天,由於垃圾從居民家中直接被運往垃圾處理廠,在城市街道停留時間極短,避免了垃圾因腐爛而發出異味,也避免烏鴉等鳥類啄破垃圾袋,破壞環境。
在日本,垃圾是分類收集、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一般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及資源垃圾(金屬、紙張、玻璃)等三大類。雖然扔的是廢舊物品,但人們仍然是經過認真處理後,按規定放在固定的地點。例如:處理報紙書本時,都將報紙書本捆得整整齊齊并碼放好;廢舊電器的電線纏繞起來并固定在電器上;仍然可以騎的舊自行車貼上一個小紙條,說明是自己不要的;即便是生活中的普通垃圾,如果有水分的要控乾水分,再放到垃圾袋里;帶刺或鋒利的物品,要用紙包好再放到垃圾袋里;用過的帶有壓力的噴霧罐等,一定要紮一個孔,以防止出現爆炸事件……這樣做的結果,使垃圾的種類不易混淆,回收工人的操作也更加便利、安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地球已經變成一個村落,應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很多國家,節約能源,回歸自然,少用一次性用品,使用耐用品,對物品進行多次利用,正成為社會新風,過於依賴物質的生活方式已經改變,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理性的簡樸生活。
讓我們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浪費,擺脫「一次性消費」的誘惑,不用塑料袋,自備餐盒,使用再生紙,拒絕過度包裝的商品。我們還可以用充電電池代替普通電池;用手絹代替紙巾;用瓷杯、玻璃杯代替紙杯;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用自動鉛筆代替木桿鉛筆。如果經常在外出差吃飯,可隨身帶雙筷子、帶個勺子,帶上牙刷、牙膏等等,使生活處處便捷衛生又環保。
每個人都希望家中環境整潔、窗明幾凈,生活幸福安康。地球,是人類共有的家園,更需要珍惜和愛護。讓我們在緊張的生活節奏之中,放緩匆忙的腳步,關注身邊的環境,做一些舉手之勞的付出,讓祖國的碧水藍天,重新綻放出美麗的笑顏。
|
編後語:年終歲首,又逢大家聚餐的高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餐 |
不在奢有情則香。親情濃濃,友情深深,自己動手制作親朋喜歡的可口飯菜,豈不更有真味?即使是外出就餐,打包返回,看似小事,其能培養崇儉家風,樹立單位勵儉精神可是大事。我們為珍惜天地所奉物珍的人們,投以禮敬的目光!
帶孩子乘公交,騎車出行,讓孩子習慣簡樸,不畏風雨,這是送給孩子用錢買不來的健康心態和良好忍耐力的簡便方法。
……
其實真正的環保還是要從我們的心靈做起,因為真正造成耗損我們生命和許多不可再生資源的根源,是人的貪欲、是對名利虛榮的癡迷,是不惜損害人類生存環境而滿足己利的短視和麻木不仁。試想有再高的名利地位,有再多的財富豪宅,但我們呼吸的空氣,水源,吃的食物、藥物,所用的大小物品都對生命造成威脅,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麼高質量可言?唯有回歸心靈原有的清靈和質樸,自會遠離奢華包裝下的濁重和空虛,享有自然純樸的清麗和充實。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心不凈,何以潔天下?讓我們攜手共同清除身心內外的垢污,內凈心意,外護環境,雙管齊下,方能擁有內外澄明的朗然。
本文故事節選自《世界博覽》2006年第7期《一張50馬克的罰單》作者龍泉山人、人民網《日本:垃圾隨手帶回家 處理不好要曝光》作者韓星雨,特此致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