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仁義在人間
在山環水抱的武原山下,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黑山馬山草料山,徐山座落在中間。當年偃王息戰地,留得仁義在人間。」
這首民謠歌頌的是西周時期的徐國國君,以仁義讓國的佳話。「秦杰以顛,徐由遜綿」,秦國金戈鐵馬雖然所向披靡、不可一世,然而卻持續得很短暫,享國僅十四年就覆亡了。徐國則以「退讓」保全了家道的綿延不絕,并留下了十分燦爛的古徐文化。
這個故事要從與徐國一體同源的秦國說起。徐國和秦國都是伯益的後代。伯益是輔佐大禹治水的功臣,舜王賜姓「嬴」氏。伯益生有兩個兒子,大廉成為秦姓的祖先,若木成為徐姓的祖先。夏朝的時候,徐、秦都是諸侯國,在殷周時代曾立過大功。
然而地處西部的秦國崇尚武力,對中原虎視眈眈,最終吞并了六國。秦始皇窮奢極欲、荒淫暴戾。不僅勞民傷財,更殘害忠良、焚書坑儒。最終群雄群起而誅暴秦,秦朝沒有幾年就亡國了。唐朝杜牧曾經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又說:「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警醒我們以史為鑒,莫履前人之後塵。
地處東方的徐國,以文德傳國。到了偃王徐誕公當國之時,更是以仁德治國,除去酷刑與爭訟,以仁義善待四方的百姓。徐偃王主張節省軍事費用,用於改善民生、修建學校。使老有所養、幼有所教。他仁慈博愛,不僅愛護自己的百姓,看到吳國遭遇災荒,人民饑寒交迫,他就派運糧官,送去很多糧食賑濟災民。吳國的百姓感激他的恩德,修建了「偃王廟」世代祭拜緬懷。
時值周穆王統治時期,穆王施政無道,無心於天下蒼生,聽信道士之言,尋歡作樂,流連忘返,不理朝政。四方諸侯群龍無首,於是紛紛歸附徐國,達三十六國之多。穆王聽到這個消息,十分恐慌,於是就派了造父回去,聯合楚國,準備攻打徐國。
徐偃王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後,不忍心無辜的百姓受到傷害,於是就逃到了彭城(今江蘇徐州)的武原山下。百姓牽家帶口地追隨偃王而去,竟達一萬多戶。偃王去世之後,百姓把這座山稱為徐山,又建造了祠堂世代地紀念他,擁戴他的子孫為君。自此以後徐氏枝繁葉茂,代有賢人。相比之下,同出一源的秦國卻在短暫的歷史時空中,灰飛煙滅了。韓愈評價說:「非偏有厚薄,施仁與暴之報,自然異也。」
「仁」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孔老夫子在《論語》中教導我們:「仁者愛人」,進而博愛萬物,是善行之中最盛者。仁者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動而萬物滋生。仁是「克己復禮」的功夫,以禮義來約束自己,使禮義戰勝嗜欲。
「仁」是不能須臾離開的,君子沒有一刻背離仁道,即使是在造次顛沛中,仍持守仁道而不移。
偃王雖然失去了自己的國家,但是卻堅守了仁德。雖然身為天子、富有四海,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榮耀,然而「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會有多少生靈涂炭、無家可歸,真正的仁者於心何忍?
荀子曾經在《非相》中,將偃王與孔子、周公并舉,奉勸人們不要以貌取人,而要傚法他的思想、為人處事。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先生曾經譔寫了《衢州偃王廟碑》,以緬懷徐偃王的仁德。南宋詩人劉克莊在《徐偃王廟》詩中寫道:「仁暴由來各異施,秦徐至竟孰雄雌?君看驪岫今無墓,得似柯山尚有祠。」徐偃王「以國易仁」的盛德,千百年來感動和啟迪著華夏代代子孫。仁政勝過暴政,柔弱勝於剛強,教導我們以仁存心、以仁立身,取義成仁。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編輯
www.df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