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德育故事-八德夜話

 

 

 

 八德故事  

庭堅滌穢

《德育故事》白話解

 

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大詩人叫「黃庭堅」,表字「魯直」,別號「山谷」,還有個別號叫「雙井老人」。他是洪州分寧縣人。

黃庭堅自幼孝順父母。對於奉事父母之事,無論大小,他都會認真努力做好,從來沒有推辭拒絕過。黃庭堅從小也十分勤奮好學,二十三歲時就考中了進士。元佑年間,他又做了「太史」官。黃庭堅一生不僅為官服務朝廷,造福天下百姓,而且還專心致力道德學問,以非凡的文學藝術造詣為後世留下許多著作。

黃庭堅做「太史」時,公務十分繁忙。雖然家里也有仆人,而他卻不辭勞苦,依舊親自來照顧母親的生活點滴,從不懈怠。每天忙完公事回來,他一定會親自陪在母親的身邊,以便時時感受母親各方面的身心需要,并且親力親為地精心侍候著母親,事事力爭都達到母親的歡喜滿意。

母親有特別愛衛生的習慣,因為那時候的房子里沒有衛生間,所以人們為了夜里方便如廁,通常都準備一個應急的便桶。黃庭堅為了保證讓年邁的母親身心安穩,避免因為仆人的衛生清潔達不到母親的滿意,而導致母親心生煩惱,他就堅持每天親自為母親刷洗便桶,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

黃庭堅的做法曾引起了一些人的好奇和不理解。有一次,有人問黃庭堅:「您身為高貴的朝廷命官,又有那麼多的仆人,為什麼要親自來做這些雜細的事務,甚至還親手做刷洗母親便桶這樣卑賤的事情呢?」

黃庭堅回答說:「孝順父母是我的本分事,同自己的身份地位沒有任何關系,怎能讓仆人去代勞呢?再說孝敬父母的事情,是出自一個人對父母至誠感恩的天性,又怎麼會有高貴與卑賤的分別呢?」

黃庭堅至誠的孝心及中肯敦厚的品行,不僅為官時一心報效朝廷,服務百姓,同時也通過他書法和文學等才藝上的成就,向世人無聲地彰顯著圣賢人的德行風范,在潛移默化之中,用他的作品影響著後人。

他的書法中宮緊收、四緣發散,體現著內方外圓的處世之道。他的詩文出自本性流露,使人讀後有「渾然天成」之感。詩人蘇東坡曾經贊嘆他說:黃庭堅的詩可謂「獨立萬物之表」。意思是說:他的詩可以屹立於文壇,萬世都不滅其光。

自古以來,上至國家君王,下到平民百姓,都是以孝敬父母為修身立德的根本。今天隨著客觀物質環境的發展變化,人們往往因為所謂的「繁忙」,而過多依賴自己所擁有的外在物質條件,進而取代自己為人子女應盡的本分,甚至將孝道「代理」出去。

冷靜思維,當我們用大把的鈔票或傭人,取代我們孝敬父母的本分時,可曾想到:倘若父母在我們小的時候,也用鈔票和傭人來將對我們的那份慈愛與呵護代理出去,今天的我們會不會有如此健康的身心呢?

憶古思今,黃庭堅能夠傚法古圣先賢的德行,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做到恪盡子道,至誠孝事父母,相信今天的我們,同樣能夠曲承親意,力行孝道,給父母一個安康幸福的晚年。

孔子在《孝經》中說:「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懮,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可見,孝敬父母之事不分大小,唯有出自本心的恭敬,方能做得圓滿。

「若根得水,枝葉花果悉皆繁茂」這是自然的大道。若讓我們的生活事業都能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惟有從孝愛我們的生命之根——父母祖先,誠心誠意地做起。

大方廣編輯部

上一頁 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