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清湯面
——媽媽的日記
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 晴
放暑假了,爸爸出差了,媽媽每天上班,家里只剩下九歲的曉曉一個人,她感覺好無聊。
一天傍晚,已經快七點了,媽媽還沒有回來,曉曉心里很著急,撥通了媽媽的手機。
「媽媽,您什麼時候才能到家啊?我的肚子都餓得咕咕叫了。」
「噢,對不起,媽媽今天有點急事,你先自己做點吃的吧。」電話那頭傳來媽媽溫柔的聲音,接著,可能有什麼事情,媽媽掛了電話。
唉,曉曉放下電話,無可奈何地坐在沙發上,尋思著:媽媽讓我自己做飯,可我只會做一道菜——涼拌西紅柿,還是爸爸教的。這可怎麼辦?
她拉開冰箱的門,里面有一些青菜、西紅柿,還有饅頭、一小包面條,這些都是曉曉愛吃的,當然是它們做熟的時候。忽然,曉曉眼睛一亮,冰箱的角落里有一大塊巧克力,曉曉最愛吃巧克力了,平時媽媽說巧克力熱量太大,很少讓她吃,今天,可要痛痛快快地吃了。吃完了巧克力,又喝了點水,曉曉躺在沙發上,睡著了。
「曉曉,曉曉,醒一醒,吃晚飯吧。」曉曉迷迷糊糊睜開眼睛,看見媽媽滿臉是汗,微笑著站在面前。原來,不知什麼時候,媽媽回來了,還做好了晚餐。
曉曉高興地抱住媽媽,說:「太好了,媽媽,您可回來了。晚上吃什麼啊?」
「今天回來晚了,你一定餓壞了,咱們就吃面好了。」說著,媽媽端來了一碗清湯面,「面要是不夠,多吃些菜吧。」曉曉看到碗里浮著翠綠的菜葉、紅色的西紅柿,還飄著麻油的清香,高興地接過碗。
咦,這面怎麼一點都不咸啊?味道特別淡,一點都不好吃。曉曉剛吃了一口,就停住不想再吃了。她推開飯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吃了,您吃吧。」
「孩子,你不是餓了嗎?」媽媽看曉曉不情愿地挑起一筷子面,就說:「媽媽一著急,沒熬湯就直接下面了,再說,晚上吃太咸會口渴。你再吃些吧。」
結果,這碗清湯面,曉曉只是象徵性地吃了幾根面條,大部分都讓媽媽吃了。媽媽吃完面,對曉曉說:「孩子,媽媽今天有點累了,你能幫媽媽盛碗湯嗎?」
「好的,媽媽。」曉曉爽快地答應。來到廚房,掀開鍋蓋一看,啊,鍋里真的只有面湯,還飄著幾片孤零零的菜葉。原來,媽媽把所有的面條和自己愛吃的西紅柿,都撈在碗里端給自己了。她站在那里,忽然感到很慚愧,媽媽辛苦了一天,一定早就餓壞了!
曉曉給媽媽端來了面湯,依偎在媽媽身邊,小聲說:「媽媽,對不起。剛才我不應該挑食。」
「孩子,沒關系」,媽媽撫摸著曉曉的頭,說:「一碗飯里有愛和關心啊。」接著,媽媽給曉曉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學生,他從小沒有學過做家務,長大以後不得不做了,但總是做得不那麼好。他非常感激一位老師對他的教導,想包一頓香噴噴的家鄉餃子請老師吃。於是,一天,他盛情邀請老師到家里吃餃子,老師愉快地答應了。學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雖然包出的餃子一個個歪七扭八,但終於包好了一大盤餃子,煮好之後端上來,請老師品嘗。看著老師夾起第一個餃子,他緊張得心都提到嗓子眼,生怕老師不喜歡吃。誰知,老師吃了一個以後贊不絕口,一個接一個,把整盤餃子都吃光了。學生特別高興。送走了老師,他趕緊回家又煮了一盤,心想:這次餃子做成功了,我得總結經驗,爭取下次包得更好。可是,他吃了幾口,就愣住了,這餃子皮太厚,餡沒拌勻,有的太淡,有的太咸。學生當時很難過,馬上打電話給老師:「老師,對不起,今天的餃子很難吃。」沒想到老師對他說:「每一個餃子,都代表你的一份心意啊。你用心盡力了,今天老師吃的很開心,以後還想吃你包的餃子。」
「如果你是那位老師,會這樣做嗎?」媽媽意味深長地問曉曉。
「這個嘛,媽媽,我會直接說,你包的餃子太難吃了,我吃不下。」
「學生碰了釘子,以後還有勇氣再包餃子嗎?」
「大概不會了,他受到打擊了。」曉曉想起來,「有一次,我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給同學做生日賀卡,可是她看了看,說不喜歡,當時我心里特別難過。」
「是啊」,媽媽接著說,「不挑剔也是感恩。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有福。」
「有一位阿姨,她的牙齒不太好,後面的牙齒都松動了,只能吃很軟和的食物。剛到單位的時候,廚師不知道這個情況,阿姨又不想麻煩人家,從來不講。結果,廚師做的飯很硬,阿姨不得不慢慢地嚼,吃一餐飯要很長時間,忙的時候,只好把飯囫圇吞下去,胃都被脹疼了。可是,阿姨從不挑剔,每次吃完飯,都歡歡喜喜地向廚師表示感謝。」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廚師們知道了阿姨的牙齒不好,想到她堅持著吃了那麼長時間的硬米飯,心里很內疚。從那以後,他們不僅煮的飯又軟又香,做菜、包包子、包餃子,也都盡量考慮大家的需要。從那以後,阿姨再也不用吃硬飯了。」
「真沒想到,做飯、吃飯還蠻有趣的。」曉曉聽得津津有味,感嘆地說。
「是啊,生活里處處都是學問。」媽媽笑著說。
「媽媽,您教我做飯好嗎?以後您下班回到家,就能吃晚飯,不用著急做飯了。」曉曉懇求道。
「好啊,你為什麼想學做飯呢?」
「哈哈,我擔心長大了,像那個學生一樣,不會做飯,還得從頭學,多麻煩。」曉曉調皮地說。
「好!從明天起,媽媽就教你做飯。」
「一言為定,駟馬難追!」曉曉用小拇指勾著媽媽的小拇指,還使勁晃了晃。
老師點評:
現在很多的家庭,一對夫婦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愛護,就很容易因為情深愛重至全盤包辦所有的家務。文中的曉曉,到了九歲卻連簡單的飯菜都不會做,餓了只會等媽媽回來。我們更看過有的孩子八九歲了,媽媽還在戀戀不舍地給孩子喂飯,一邊喂,一邊內心感受到一種無比的享受和滿足。這樣的溺愛,會使得孩子依賴性增強,承受能力變差,將來無法承擔重擔。
中國古代的童蒙養正教育,就特別注重孩子從小灑掃、應對、進退等基本做人道理的教育,因此孩子的德行之根紮得深厚,生活能力非常之強。一生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因為日常事務而為難。環視我們周圍,成年之後還賴著父母、靠著父母的人真是太多了。父母親曾經的享受和滿足,如今成為沈重的,到老邁都無法卸下的負擔。
古人云:「習勞知感恩。」且讓我們冷靜細想清楚,真正的愛到底是什麼?讓孩子懂得生活的艱辛,勞動的艱難和快樂,孩子就會在日復一日的成長中,知恩報恩。有了這樣的做人根基,則孩子一生的平安、健康、幸福才有真正的保障。
大方廣網編輯部編輯
|